全国旅游援疆五年结硕果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克陶县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景区举办的第五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现场。资料图片
自2010年中央首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旅游局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落实中央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旅游援疆工作放在全国旅游工作全局中谋划推进,发挥旅游业在兴疆、富疆、稳疆中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全国19个援疆省市旅游部门坚持“一省(市)一策”原则,利用本省(市)优势,主动作为,积极动员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旅游援疆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客源等方面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旅游援疆水平。
5年来,随着一项项政策有效实施,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笔笔资金集中注入,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天山南北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旅游援疆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新疆接待游客总人数从2010年的3144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4952.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50.07亿元。新疆国家级景区增加到273家,星级饭店增加到440家,旅行社达到444家。
顶层引领 打好援疆根基
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发展旅游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以来,国家旅游局党组始终重视援疆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援疆工作的总体部署,专门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每年专题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这个重点,全方位为新疆旅游业谋发展,全面部署、谋划旅游援疆工作。援助方针基本确定,具体举措连续推出。
2010年,国家旅游局领导分批赴新疆调研,组织撰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签署了《关于新疆旅游业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每年拨专款2000万元支持新疆旅游业。2012年,国家旅游局拿出上千万元资金全力支持《新疆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国家旅游局随即提出“把南疆建设成为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5年来,国家旅游局在项目援助、旅游招商等方面,给予新疆旅游业支持,产业援疆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宣传促销上,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多次邀请新疆代表免费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会;在人才培养上,国家旅游局先后派出多名干部在自治区旅游局、兵团旅游局和各地州市旅游局挂职,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到新疆考察,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把脉问诊。
在国家旅游局牵头下,中青旅总社、国旅总社等中央旅游企业在客源援疆、智慧援疆等方面纷纷伸出援手。其中,中青旅总社援助新疆建成遨游网西部区域中心站,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打丝绸之路品牌,使丝绸之路产品成为中青旅在新疆的重点产品,并举行新疆旅游产业培训班,是新疆推动“互联网+旅游援疆”的一次深度融合。
目前,旅游援疆已超出了旅游部门的范畴,在国家旅游局的引领带动下,国内一些能源、电力、电信、石油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旅游援疆中来,这些企业投资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投资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区,使新疆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在建的旅游项目,包括广州颐和地产集团在疏附县投资5亿元开发阿凡提乐园等大型项目。从2011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分别为新疆旅游企业信贷和融资提供便利等支持。国家铁路部门还向新疆投放96趟旅游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