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60年沧桑巨变 大变革 大跨越 大发展铸就辉煌

19.09.2014  16:40

    天山网阿图什讯(记者刘霞报道)9月18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在阿图什举办。全州百姓们都把这个日子当作节日一样庆祝,每一个克州人都为这不同寻常的60年变化感到无比自豪。

    克州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柯尔克孜族自治州,总面积7.25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0%,素有“万山之州”的美誉。地处祖国最西端,地跨天山南脉与昆仑山北坡交汇处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有1133公里的边境线,是名副其实的边防大州,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境内有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通往吉国,喀什经济开发区有10平方公里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是南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和丝稠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地域环境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的富聚之地和古代三大文明、三大宗教及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传承上千年的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我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60年,一个甲子的岁月轮回;60年,一段奋斗历程的壮美诗篇。60年来,在帕米尔高原这片热土上,克州百姓们创造了一个个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描绘了一幅幅浓墨重彩、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大变革、大跨越、大发展,让克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从土坯平房到高楼林立

    赛都拉·奥吐尔巴依是克孜勒苏日报社的一位退休干部,据他回忆,建州之初,全州上下没有一座楼,包括州党委、政府大院里,清一色的土坯房。10周年大庆的时候建起了展览馆,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是当时最好的建筑了。1975年,州党委、政府、人民银行等陆续开始盖起了4层楼房;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州人民医院建起7层砖混结构的门诊楼,成为克州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建筑工艺的高速发展也惠及了“万山之州”,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三县一市拔地而起,一大批大手笔、大气魄的工程相继上马,一场起点高、思路宽、方向明的城市化浪潮扑面而来,推土机和打桩机的隆隆交响声响彻克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市民在惊讶和赞叹声中见证着克州的巨变。

    也是从这样的城市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克州经济、民生的日益繁荣发展。60年来,克州经济建设从落后到崛起,经济规模由小变大,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富民兴州的历史性飞跃。2013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76.59亿元,较1954年增长75.1倍;地方财政收入10.89亿元,较1978年增长59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63元,较1978年增长89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990元增长到2013年的17094元,增长16.3倍。一批设施农业、现代林业、高效畜牧业、能源开发、高原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事关克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水利、交通、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金属采选冶、清洁能源、新型建材“三大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在资源转化、开放带动、工业强州、生态立州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60年来,全州各族人民生活从贫穷到富裕,实现了民生福祉的改善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一批城镇道路、市政设施、城市景观等重点工程竣工使用,全州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持续深化扶贫攻坚行动,初步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大力实施“畅通富民”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就业再就业工程、农牧区通电及饮水安全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累计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和各类保障性住房7.4万余套,近30万各族群众搬进了新居,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各项社会事业协同发展,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实现了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安居乐业奔小康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