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传导模式存隐忧 光伏电站超3千亿资产待盘活

02.04.2015  15:35

 
 
 
      目前各路资本正密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许多原本从事光伏行业中上游的上市公司出于业绩或者转型原因,也纷纷加大了对光伏电站的投资力度。不过,有专家认为,以目前的模式来看,光伏行业大有陷入“重资产、高负债”的火电发展模式的尴尬境地。其背后涉及的根本问题,则是光伏电站资产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盘活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已经接近30GW。即便以每瓦10元的投资成本来看,这部分存量电站的投资成本也要在3000亿元左右。

      晖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瀚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光伏电站而言,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充分实现其本身所具有的金融属性,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但不能忽略的是,要想实现电站的资产证券化,前提是要先实现电站的智慧化和数据化,一方面通过智慧化、数据化的维护,实现光伏电站发电的可控,满足电网的调度要求,并由此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弃光’、‘限电’,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以及相应的发电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电站交易中的估值、发电量提升等要求。”许瀚丹说。

      业绩集体报喜

      光伏行业一些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报可谓是频频报喜。

      爱康科技近日发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2.25亿元,同比增长67.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998.23%。

      资料还显示,业绩出现大涨的并非爱康科技一家公司。

      京运通也发布报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1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100%到120%。其他发布业绩预增的光伏业上市公司还包括森源电气、中科科技等。

      对于业绩出现大增的理由,也均存在类似之处,包括光伏行业整体回暖以及自身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的扩大。数据还显示,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光伏电站投资规模的大增,也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出现了大幅增加。以爱康科技为例,该公司2014年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其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加了65%。

      面临资产盘活难题

      对比可以发现,对于大部分光伏业的上市公司而言,由最初的为了消化制造业的产能而被迫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到将光伏电站的投资作为一个主要的业务板块,是其发展方向的转移。

      但对于“光伏电站专业投资商”这种模式而言,其面临的软肋也显而易见,包括资金链可能断裂、负债大增带来的财务成本上升等风险。

      长江证券发布的报告则称,从爱康科技2014年的业绩快报来看,本次快报实际业绩接近利润下限,可能主要受财务费用影响:为快速扩充电站规模,锁定当前的优势电价,公司使用了部分高成本融资,影响了整体盈利水平。

      而在应对高负债方面,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的是通过定增来募集资金的方式。以海润光伏为例,正是通过定增,其资产负债率由2013年年末的80%下降至2014年三季度末的64%。

      在许瀚丹看来,尽管近几年,光伏电站的资产证券化屡屡被业内提及,但总体感觉,进展比较缓慢。“我的感觉是,仍然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虽然光伏行业很期盼,热情也很高,但与之相关的信托、保险等行业兴趣并没有那么高。

      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对于光伏电站而言,虽然其电价补贴是确定的,但受限电、电站的建设质量等因素影响,其整个电站的收入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大大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以海润光伏为例,该公司在公告中就表示,2014年,对个别并网时间比预期晚且存在弃风弃电地区的电站以及根据国家政策存在一定风险的电站计提了减值合计约1.66亿元的减值损失。

      “要想尽快打通光伏电站交易属性,大数据的作用绝对不能低估。如果一个光伏电站有了几年完整的运营数据积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基本上就能对该电站每年的发电量以及收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判断。通过数据说话,才能免去包括投资者、保险公司等各方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有兴趣参与进来。”许瀚丹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