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与“三个倡导”和谐统一

30.09.2014  23:54

  【嘉宾简介】

  许纪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出版专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等。

  今年是孔子诞辰的2565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孔子诞辰之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委托搜狐网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http://book.sohu.com/s2014/kzdc/),并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进行了专访。

  许纪霖认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对于现下社会的意义在于引导公共伦理道德,建立公众的心性秩序。这同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的“三个倡导”和谐统一。

  儒家文明回应了人类社会的两个秩序:社会政治秩序、人的心灵秩序即伦理道德秩序。后者涉及到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自我理解。社会运行必然有一套公共秩序,这包括法治和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法治背后的一套价值标准,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复兴儒学可以补足现代文明无法完全回应的在公共伦理道德、个人信仰方面矛盾的短处,优化社会思想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中关于个人层面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实则同儒家学说的根本点的修身做人一脉相承。

  许纪霖表示,儒学是“由己之学”,却绝非强调个人主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讲由严己修身做起,从有道德的个人开始,最终发展成和谐统一的群体。儒学与自由也并不矛盾,现代社会提倡的自由,其核心是独立自主的个人怎么形成平等的社会。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也不谋而合,由此,提倡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是相辅相成。

  同时,他也对现今儒家研究走向民间表示欣喜和赞同,认为儒家只有回归民间,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本源。而现今部分学院派儒学者只埋头研究儒家义理,不关注儒家在历史当中的命运和实践。他呼吁学者们应走出校园、书斋,走向民间,将儒家的义理和民间社会相结合,化为日常生活中伦理,从而使得儒学在最广阔的土壤中再次焕发生机。

  在聊到自身期许时,许纪霖笑言,希望做思想史和历史的学者,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理论在历史中的实践,避免好义理指导出一个坏实践现象的出现,从而为为复兴儒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