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乌鲁木齐学生游泳培训班火爆
(记者吴佩涵)暑期炎热逼近,首府各类游泳培训班火热了起来,近两日,据记者对首府50个小学生家庭调查,有30个家庭的孩子选择了游泳短期培训班,占调查总量的多半,远高于选择文化艺术类、户外拓展类的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学习游泳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技能。
据记者了解,首府目前有30多家开设针对中小学生暑期培训的游泳馆,分别设在各专业游泳馆、各区青少年文化中心以及有专业泳池的星级酒店。采访中,红山游泳中心、喜来登酒店游泳馆、红楼游泳馆、富仕游泳馆等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家长一般都会为孩子选择10-15天的短期游泳班。
一家游泳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每年6月中旬至8月底游泳馆会开9期短训班(一期为10天),两个月时间学习游泳人次大概在1500-1600人次,比日常高出近5倍。
说到为什么选择让孩子来游泳,家长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女儿从小就体弱多病,学游泳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会了一种技能,是两全其美的事。”家长张鑫说。“我女儿不爱跳舞体操什么的,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便给她报了游泳,想让她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张琳的爸爸说。
7月6日15时,乌市红山游泳中心室外游泳池,参加游泳培训班的小朋友正在水中练习。亚心网记者豆兴军摄
□小贴士
游泳为何从蛙泳学起?
初学者一般都是先学蛙泳,因为它是抬头呼吸的,这是普通人在水中本能采取的一种呼吸方式,给初学者安全感。
蛙泳:易上手、呼吸方便、动作省力,但技术最为复杂,游好很难。尤以腿部动作为甚,是游泳所有技术环节中最为复杂的。
仰泳:呼吸易掌握,动作简单易学,为老年人、体弱者喜爱。
蝶泳:需要力量和柔美完美结合,技术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爬泳:俗称自由泳,动作结构比较合理、阻力小,是速度最快最省力的泳姿。
□继续阅读
替娃报班家长常犯哪些错
7月4日记者来到红山游泳中心,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游泳池,都挤满了来游泳的人,大部分家长都陪着孩子来游泳,“10-15天孩子基本就学会了游泳,之后我们再抽时间带孩子来游泳。”学生家长孙红说。
据红山游泳中心教练赵新平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于学习游泳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1
一旦学会终身不忘
实例:张慧的儿子淘淘今年8岁,去年暑假学了一段时间游泳,当时可以在泳池游个来回。可是今年他们去海南,淘淘却不会游泳了,动作、换气都不知道了。
■解读:孩子是有差异的,对水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短期班的孩子能学会一种基本的泳姿,在泳池孩子会游泳去海边就不会了,这很正常。家长应该考虑长训,让游泳成为孩子一种经常性的健身手段。
误区2
学会后何处都能游
实例:在乌市39中上初一的周泽五年级时学会了游泳,这个暑假,他和同学约着去水库游。原本妈妈担心安全问题,最后经不住儿子缠磨也同意了。“儿子游得一直不错,学游泳时老师也夸他是块好胚子,所以还是比较放心。”周泽妈妈说。
■解读:我们在教孩子游泳前,一定会先让他们了解水域环境,泳池的长、宽、深度是多少。而水库、江河等公开水域里有太多我们无法预知、无法抗拒的危险,家长应时刻教育孩子,让孩子时刻对水保持一种敬畏。
误区3
不当运动员不用太专业
实例:4日,在游泳馆门口接女儿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孩子非要来学,其实我觉得只要在水里能游动就行了,不用学专业的泳姿动作,又不是要去当运动员”。
■解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游泳是一项非常纯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有氧运动,是一种技能。内地很多大学有游泳课,是需要修学分的。其次学游泳可以变成自己的谋生之道,以后可以发展为救生员、教练员等。
误区4
每次游泳给自己定目标
实例:11岁的张林每次游泳都会把自己游到精疲力尽,他说爸爸说游泳前要定一个目标,这样才起到锻炼的作用。
■解读:在游泳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度的劳累可能引起肌肉抽筋、供血不足等现象,在水中无法活动,这是很危险的,游泳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时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