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多彩文化基因

09.02.2017  20:34

村落积淀了民族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空间和文化遗产富集传承空间。围绕贵州省非遗保护利用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余未人。

记者:贵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龙佑铭:贵州非遗名录体系健全,十大非遗门类齐备。在我省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中,国家级非遗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名录1134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此外,我省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

为了加强保护非遗,我省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建立了贵州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了全国第一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出台并实施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围绕培训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工作站等。

记者:非遗保护面临哪些困难?

龙佑铭: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极大威胁,一些非遗代表性项目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个别门类的项目与现代生活逐渐脱离,后继乏人,受众面急剧减少。此外,传承人群普遍存在文化素养不够、知识面较窄等问题,可持续的保护传承机制还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记者:对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利用,助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有什么建议?

龙佑铭:应以“世界遗产地”为总方向和总要求,追求和保护贵州各类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唯一性”。围绕“三性”我提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真实性,不要破坏真东西搞假东西。二是要坚持完整性,不要让文化遗产肢解和碎片化。三是要坚持唯一性,保持文化遗产的差异和个性。此外,还要抓好传统节庆恢复和还原,传统民俗节庆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综合载体,要还节于民。

余未人:贵州省的非遗项目比较多,但专家介入还不够。没有专家的指导,一些项目就很难进行科学保护,希望每一个非遗项目的背后都能有一位或多位专家介入。在介入的过程中,专家可向传承人学习,也要对传承人进行指导。通过双方携手,更加有效地、科学地保护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