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沙生药物公司与于田农民同行10余年拼搏 铺就红柳大芸淘金路

25.12.2014  13:57

  和田日报讯 (通讯员 吴峰 罗江)2002年7月,注册1000万元落户于田的和田天力沙生药物公司,在于田县委政府的指引帮助下,采用“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连年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2006年至2013年以来,20余万于田农民通过企业示范、带动,连年实现红柳大芸产业人均增收60元佳绩。同时,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实现一年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仅2013年,企业红柳大芸销售收入就达2270万元,利润904万元,上交税金273万元。该公司经理王新艺说:“企业能发展到今天,逐步成长壮大,离不开于田县委政府的支持引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配合。”
  
  据了解,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走有机红柳大芸产业之路,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与农民唱戏”合作共赢原则,通过集产学研为一体的2000亩红柳大芸基地、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及实际操作技术服务等方式,吸引本地广大农民参与、开发大芸产业。在企业与农民共同努力下,2007年,企业基地及种植的管花肉苁蓉系列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食品基地”、“有机食品产品”、“AA绿色食品”认证,现年加工红柳大芸500吨,资产总额已跃至2473万元。同时,企业面向本地农民免费开展红柳大芸种植、加工等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免费培训农民骨干技术人才2500多人、免费向26750名贫困农民传授了大芸种植管理技术、辐射带动了7000多户农民走上了红柳大芸淘金之路;与企业合作、签订订单的本地农民已有1182户,近年来已实现年均生产大芸原材料3442吨、创收2800多万元的好成绩。据了解,由于企业与农民合作种植生产的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客商及消费者的认可,加之公司诚实守信,经营有道,其产品在全国多地销售顺畅,并进入了部分国外市场。公司还每年抽出资金,援助于田安居富民工程、抗洪抢险及贫困学生、贫困农民,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期间伸出爱心之手,捐款累计达39万余元。
  
  在企业与农民的团结合作下,截至目前,于田县红柳大芸种植面积已由起初的几千亩达到现在的15万亩,接种面积达到6.3万亩。本地红柳大芸产品已由企业成立之初的每公斤10几元涨到目前的每公斤50-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