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总场司法所成功帮外来务工人员讨薪29万余元
10月29日,甘肃籍马某等41名农民工来到伽师总场法律援助站,心急如焚的向工作人员反映他们迟迟拿不上劳务所得工钱,请求法律援助站给予援助。工作人员了解案情的原由后,立即启动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案件审查程序,受理了此案件。在承办过程中,通过积极调查案情、多方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帮助马某等41人顺利讨回299942元血汗钱。
据悉,马某等41人是分别来自甘肃、伊利的务工人员,2015年9月20日,他们受雇于兰某承包的某光伏电项目,从事搭支架的工作,双方签署协议约定190组支架搭完后的十天内付清工钱。10月22日,因马某没有按工程进度完成工程量,被甲方项目部叫停。进入11月,天气渐冷,马某等人着急返乡,曾多次找兰某讨要劳务工资,但都被兰某以没有收到工程款为由拒绝支付,一连数十天,农民工为讨要工钱多方奔走,却四处碰壁。无奈之下,找到了伽师总场法律援助站寻求援助。
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一方面慎重安抚好民工的情绪,一方面组织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考虑到民工们是外来务工人员,如果诉讼解决,程序多,时间长,诉讼成本高,遂建议与该项目劳务总包兰某和甲方项目部代表侯某进行协商解决。11月2日,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将农民工代表马某、劳务总包兰某、项目部负责人侯某叫到一起,经过反复的释法说理、协商调解,最终侯某承诺于2015年11月6日前将马某等人的工钱结算完毕,另提出与兰某终止劳务合同的条件。原本协议生效后,农民工可先拿到工钱回家,但到了11月6日协议履行的最后期限,司法所跟踪回访时发现甲方项目部并没有如期履行协议,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工地现场了解情况,此时农民工情绪也异常激动,随时可能造成民转刑案件发生,工作人员即刻与相关部门联系,做好防范工作,并与甲方总部取得联系,核实协议没有如期履行的的原因,甲方总部回应称该笔款项已于当日汇出,最迟11月9日到账,工作人员将情况向民工代表解释过后,但农民工情绪一直没有平息,后经过5个小时的斡旋,兰某答应赔偿马某等人误工费、生活费20000元,甲方项目部再次承诺马某等人劳务工资于11月9日前一次性结清,农民工情绪方得安抚稳定。
11月9日上午,41名农民工带着行李来到司法所,但甲方项目部又以先和兰某结束劳务合同关系为条件,再付工人工钱,兰某在核实工程量清单后发现与自己核实工程量不符,拒绝签字,三方再次陷入僵局。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即刻与甲方总部多位领导取得联系,经过3个小时沟通,最终甲方项目部负责人答应下午把全部农民工的工钱付清,甲方与兰某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劳务争议,下午6时许,在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甲方项目部负责人与兰某一道将马某等41人的劳务工资299942元通过转账方式转至每人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