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县劳务输出为农民寻求增收途径
09.09.2015 10:43
本文来源: 中国新疆网
进城务工夫妻分到廉租房。
劳务输出工作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新兴起来的一项工作。自2004年以来,伽师县把劳务输出工作的职责定位于“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转移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寻求增收途径”。
经过近11年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伽师县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劳务输出工作格局,为伽师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条龙的劳务输出工作格局
伽师县劳务输出工作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3月份以前,富余劳动力转移仅限于季节性拾花和施工工地。
2006年3月29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于伽师县的父老乡亲来说,这一天将被载入史册。这一天,伽师县历史上第一批有组织外出务工的212名维吾尔族农村姑娘远赴浙江海盐务工,拉开了伽师且维吾尔族农村青年勇闯内地劳务市场的帷幕。
为解决用工企业的后顾之忧,务工人员在输出前,除了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外,还要按照订单要求进行一个月的强化培训,主要以职业技能、汉语口语强化、军事训练、形势教育为主,务工人员不仅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还具有较强的遵章守纪意识,保证了用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因为输出去的是有技能、有纪律的务工人员。
同时每输出100人,配备带队干部2名、厨师2名、医护人员1名,解决了用工企业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用工企业的信赖和肯定。
与此同时,在相互对接、协作、配合过程中,劳务派遣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动保障机构、工青妇群团组织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信息平台,信息交流体系完善,形成了收集就业信息、签订用工协议、组织实施培训、统一组织外出务工的一条龙工作格局。
本文来源: 中国新疆网
09.09.2015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