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农民如则“自己挣的钱给别人花”
如则·依斯热依力看望资助对象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陈晨 蒋佳明报道)
他的行为令住村干部动容
“作为一个农民,十三年如一日地帮助困难群众,却从来不声张、不炫耀,让我们很受感动。”7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税局住伽师县和夏阿瓦提乡托玛贝西村工作组组长蔡子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记者说。
蔡子婴所说的这位农民叫如则•依斯热依力,是托玛贝西村村民。今年48岁的如则没有多少文化,但头脑灵活又勤快,一年到头没有闲的时候。
搞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如则家的棚圈里,羊的只数从来不少于20只。在养殖过程中,他不仅摸索出了喂养门道,还找到了商机。养殖种羊赚钱,又为十里八乡的群众提供养殖便利。如则说,每年养羊的收入有7-8万元。如今羊圈里的23只羊,有3只身高体壮的刀郞种羊。
每年春天,他将自家的11亩地种上棉花;每年6月至7月中旬,他收购鲜杏,加工杏干;每年10月-12月,他贩卖棉花。如此营生,自从他28岁当家起就开始循环往复地做着。2014年9月份,他与弟弟合伙出资32万元,购买了一辆载重40吨的平板货运车,交给他的弟弟和儿子在疆内外跑起了运输。
如今,如则作为托玛贝西村青年先锋队的副大队长,将在青年先锋队里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工作组已与村两委班子商议,要让如则的勤劳与致富事迹影响托玛贝西村900多名青年,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帮助人是永恒的快乐”
如则不仅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富足、安稳,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拿出1-2万元资助十里八乡的困难群众。
如则一直有个心愿:想买辆车,带着妻子、儿女周游疆内外。12年来,他资助困难群体的资金超过了10万元,却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享受游玩的快乐是暂时的,帮助别人获得的快乐却是永恒的”,如则的体会感染了给知晓他事迹的每一个人。
7月6日下午,如则来到了英艾日克村卡斯木•吾苏尔家,卡斯木的妻子赶忙出来接应,与如则打过招呼后,相继牵出两个儿子、儿媳妇和85岁的母亲。卡斯木一家7口人有4个盲人,是如则自2009年3月份以来一直资助的对象。4位残疾人看不到如则,但他们都用双手抚摸着如则。帮助人获得的快乐让和善的如则一脸的笑意,他掏出1000元,递到4个残疾人手中。
如则对卡斯木这样的困难群体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资助。以至于有村民开玩笑说,如果你找不到如则,就到他的资助对象家,准能找到他。也只有目睹了他资助的一幕,才能体会到他所说的“帮助别人获得的快乐却是永恒的”。
如则乐善好施的品德赢得了村民的威信。2011年春天,托玛贝西村托合提•艾买提的妻子突发脑溢血,急需钱住院治疗。情急之下,托合提找到如则说要把自家的4亩地转包给他,想从他那儿筹点钱为妻子看病。“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那怎么行?”如则说着,当即掏出2000元钱交给托合提让其妻子先住院,随后他凭借自己的威信在亲戚、朋友及众乡亲处募集7000元钱,交给了托合提。众人拾柴火焰高。“看了病,也保留了土地,生活有保障”,这件事更加坚定了如则帮助困难群体的信心和决心。
“自己挣的钱给别人花”,起初如则的妻子对他的行为不理解。时间长了,他的妻子不仅接受了他的做法,还从他的快乐中分享到了快乐,尤其是跟随如则看望资助对象后,妻子开始支持他的行为。
“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从祖父那儿继承来的,只是我比祖父幸运,遇上了好时代,挣钱的机会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