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政策利好带动产业发展
通讯员 张庆华
2014年9月26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一座城市——霍尔果斯市挂牌,而就在一个月之前,伊宁市边民互市贸易区获批。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家、自治区相继出台一个个实质性利好消息的带动下,伊犁正挥动双臂舞起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夺目的彩带。
在霍尔果斯东方针织有限公司的厂区内,100台新式织机正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将织好的各种款式袜子分类、贴标签、打包,准备发往哈萨克斯坦。
“客商都等着要货。”霍尔果斯东方针织有限公司厂长陈建明说,中亚市场对袜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这里所有工厂生产的袜子都满足不了中亚市场。
陈建明当初从浙江来到霍尔果斯,只是在边民互市做些小生意,几年下来,他从中看到袜子产业的商机。于是,几个人合伙于2005年办起了一家制袜厂,也成为当时霍尔果斯口岸为数不多的最早的制袜企业之一。
随着中亚五国对中国轻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如今,落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制袜企业越来越多。目前,开发区已建成28家制袜、针织企业,年制袜能力达到3亿双,针织裤300万条,产品全部销往中亚国家。
与陈建明厂子隔一条路,是轻纺工业园第二期工程。“我们准备扩大投资,在轻纺工业园二期内租一个面积更大的厂房,除了上制袜设备外,还打算建床上用品生产线。”陈建明说,国家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提出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霍尔果斯建市等这些利好,让霍尔果斯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国内外的客商。
霍尔果斯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中国商品输送到欧洲,走海运需要40天,但走陆路通过霍尔果斯通道,平均只需11天。并不只是这两家棉纺企业看中霍尔果斯。今年以来,山东的四维纺织公司、正泰棉花加工公司和江苏东达集团等三家企业也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落户。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后,让我们投资者看到了更大的商机,我们对霍尔果斯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了。”霍尔果斯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捷说。
实际上,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决定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后,高捷在湖北就“嗅”到了商机,随即就来到霍尔果斯考察,第二年就开始在合作中心内投资建设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项目,一年后开工建设。
“一期投资2亿多元,随后二期、三期上马,总投资6亿多元,整个项目两三年内建成。”高捷说,目前一期工程已有800多家国内外商户入驻,除了来自浙江、山东等地的国内客商外,还有来自土耳其、伊朗、德国的华商,尽管国外华商人数少,但商铺面积大。
“霍尔果斯的人才引进、离岸金融试验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和总部经济等优惠政策,对中外投资商极具吸引力。”高捷说,如今霍尔果斯吸引人的不再是地理概念,而是政策,很多优惠都有细则,有可操作的。
获批的伊宁市边民互市贸易区位于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发地国际广场,这个广场占地224亩,总投资13亿元,拥有各类专业市场,配套的公寓酒店和办公、餐饮场所等设施齐全,是目前新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之一。
“建边民互市贸易区,就是把习总书记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中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杜军表示。
近年来,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和“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以及中哈铁路线在霍尔果斯的贯通,伊犁边境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伊宁市外向型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伊宁市不断完善和优化内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加快推动面向河谷、辐射中亚的商贸物流业发展。2013年,伊宁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2亿美元。
“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就是要依托伊宁市的区位优势和火车站片区商贸物流圈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把伊宁市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进出口加工基地。”杜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