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积极探索农机化为民服务新途径
13.10.2014 14:26
本文来源: 农机网
一、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问题。针对昭苏县农机手多数在山区,道路运输及其他作业条件较差,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作业不够重视的现状,州农机监理总站积极创新农机监理服务形式,便民服务、派出专人到夏塔乡住村开展上门服务,使农机手就近得到了培训、驾驶资质考试及机具检审验等服务,大大节省了农机手外出集中培训的费用开支。
二、让农户在农机标准化作业中得实惠。州、县农机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凭借资金、机具、技术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将农民手中大量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搞土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破除田埂就能增加耕种土地既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又为大型、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同时转移出大量农村劳动力。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哈拉奥依村农户,以每亩农田1000元的价格租赁给农机合作社,实行农机标准化作业,全县13家农机合作社已流转耕地2.45万亩,助力800余户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也增加了经营收入,实现农民和合作社双赢。伊宁县在英塔木乡实现土地流转5000亩,霍城县三宫乡完成5000亩土地流转。
三、加快农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今年以来伊犁州农机部门加快新机具开发,薰衣草收获机、万寿菊采摘机都研制出了样机,机械移动式浴羊池目前已生产35台,改进后的黄芪、党参移栽机样机经试验获得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引进陕西科丰、南京天辰礼达、广东中海达农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设备共18台,霍城县、伊宁县农机局分别争取县财政资金40万元、50万元补助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完成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播种作业面积4.57万亩。围绕六大产业,建立10个集中连片的2000亩以上粮食、畜牧、林果、设施农业和特色作物机械化重点示范区。在昭苏县开展旱地全方位深松技术对比试验,经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测产和收获实际测产,采用全方位深松技术的比对照田增产15%,比全村平均产量增产20%,对比试验效果明显。
本文来源: 农机网
13.10.2014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