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直百万家庭走“亲戚”

17.06.2016  19:36
  自今年4月伊宁市第24小学的赵伊璇家与伊宁县阿乌利亚乡布力开村小学的哈萨克族女孩巴丽努尔·托汗家成为城乡手拉手、结对子家庭后,两个小女孩成了好姐妹,两个家庭成为“亲戚”,常常互相走动。6月16日,记者从伊犁州妇联了解到,赵伊璇与巴丽努尔·托汗结“亲戚”的故事只是州直成千上万个民汉家庭结“亲戚”的缩影。

  今年,伊犁州妇联开展了“百万家庭走‘亲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活动发起后,伊犁州直很多家庭积极报名、踊跃参与,并加入伊犁州妇联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如今,这支队伍已有成员80名,主要参与伊犁州妇联开展的亲子教育、结对帮扶、民族团结等活动。上半年,以“百万家庭走‘亲戚’”的形式,在民汉、城乡家庭之间组建结对子家庭,并开展读书活动进万家、民族团结进万家、家风家教进万家等活动。这些结对子家庭以各种方式交流感情,互学风俗文化,互帮互助。在这样的走“亲戚”活动中,赵伊璇认识了多种蔬菜,知道了什么季节种植什么蔬菜,还学会了如何饲养牛羊。而巴丽努尔·托汗学会了怎样挑选书籍,并爱上了课外阅读。两个民汉家庭则加深了对彼此民族文化的了解。

  “结对子、种文化、送关怀、寄希望”,这是伊犁州直开展“百万家庭走‘亲戚’”活动的宗旨。据了解,近几年,伊犁州妇联紧紧围绕州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民族团结、精准扶贫、“去极端化”等工作。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紧紧抓住妇女善于沟通和在家庭中的特殊作用,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家庭,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倡导现代文明生活;大力选树民族团结典型。组织“巾帼宣讲员”把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讲好,以身边的模范影响教育周围的群众;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作用,把民族团结纳入项目设计和感恩教育、“去极端化”等工作中,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以“妇女之家”和“儿童快乐家园”为阵地,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百万家庭走‘亲戚’”等活动,大力开展妇女文化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民族团结意识深入到每个家庭。

  “百万家庭走‘亲戚’”活动是民族团结活动的深入实践。当前,在伊犁州直各级妇联的组织下,各县市广泛深入开展结对子走“亲戚”活动,使各族妇女相互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千上万个家庭建起了亲密联系,各民族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