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机教育培训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机培训,对于管好用好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机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伊宁县农业机械保有量迅速增加,农机操作手的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农机操作手的操作技能良莠不齐,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如何有效提高全县农机操作手的操作技能成为农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伊宁县农机教育培训经过农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培养了大量的农机管理、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培训现状
伊宁县农机化技术学校属于农机初等成人教育学校系列,始建于1978年,是独立的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承担着对农机系统的干部职工和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修理、经营与管理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复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同时也从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修理等人员和农民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县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以县农机校为主,核定编制10人,其中正式编制教师9人,管理人员1名,目前实际在岗人员5人,教练车辆5台(能使用的2台,其他已作为模型使用),实训训练场地1518㎡,教学设备(示教板、模型、挂图等)20件,年均培训人数500人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从现有的农机化从业人员队伍情况看,拖拉机驾驶员、农机维修人员占有较大比重,年龄上以20-40岁居多,普遍的文化水平低,绝大部分仅为初中毕业。
二、存在问题
(一)培训生源少是最大问题。《道路交通法》出台后,一直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划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同时,农机社会办学放开,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制约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农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思想认识模糊,错误地认为农业机械机具从事农田作业,一般只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要挂牌入户,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也不办理驾驶执照。更有个别农民,在农忙季节,违章载人、载物,人货混载,无牌行驶,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三)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设备较为陈旧,而且离现代化的电教化教育要求还有相当差距,现有教学设备设施资源与新形势下的农机教育培训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教材内容落伍,特别是民文教材和各类新型农机具实用新教材缺乏。导致学员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
(四)教师素质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后备力量缺乏。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足,知识老化,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培养教师综合能力有效提升的手段不多。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扩大农机影响力。针对目前农机培训经费短缺、基层农机组织有名无实的现状,我们农机人要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农机,扩大农机的影响力。要使社会各方明确认识农机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领导能够正确认识农机、支持农机。利用新闻媒体、现场会等形式宣传农机、展示农机。
(二)广开生源,适应形势。生源是农机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生源不足是困扰农机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农机化有了大的发展,对农机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大大增加。二要农机监理部门加强田检路查,杜绝无证驾驶现象。三要广开办学门路,拓宽培训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师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四要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培训时间,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等技术,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农机校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或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或修训结合。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传授农民欢迎的先进适用技术。
(四)密切部门合作。强化系统内农机校、监理站、推广站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配合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农机管理系统整体功能。
(五)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贴近社会,跟上当今科技发展的步伐。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另外,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同时要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素质。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进修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教学工作所需的素质。
(七)增加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县级农机校硬件、软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与竞争的活力。逐步增加对农机校的资金投入,逐步充实和更新与农机教育培训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仪器,完善和配齐现代化教学电教设备,实行多媒体的电化教学,实现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争取模拟教学场地和考试场地的尽快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总之,伊宁县农机教育培训要抓住发展机遇,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培训质量,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将农机培训教育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