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引擎推进双语教师培训

23.11.2014  13:27

  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双语教育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区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全疆幼儿园和中小学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达182.61万人,占在校生的70.93%。少数民族学生同时掌握国语和母语,已成为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不容乐观的是,双语教育不断推进的同时,师资短缺仍是当前亟待突破的瓶颈。

   目标:2020年培养16.55万名双语教师

  为解决我区推进双语教学短缺师资问题,从2003年起,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教育部直属高校、京津沪苏四省市师范院校和疆内师范学校,按照“提高汉语水平、强化教学专业水平、增强汉语授课能力”的目标,我区先后实施了三期《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两期《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共有2.3万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参加“一年制”或“两年制”培训,其中1.82万名教师已完成培训任务,充实到双语教学工作一线,绝大多数已成为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此外,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投入50亿元实施的2237所新疆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双语教育正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在这种背景下,对素质过硬的双语教师的需求更为迫切。根据自治区的相关计划,到2020年我区需培养16.55万名双语教师。

   教学: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核心

  北京教育学院是内地最早承训双语教师的学校之一,至今已培训855人,该院负责人表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仍是该校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点,而提高专业能力则是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核心。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介绍,近几年学校每年都在优化课堂教学,突出表达和写作,提高学员汉语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比如,把阅读、听力、正音、口语、写作传统五项语言技能融入到综合能力提升。采取诗歌朗诵、排练话剧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使培训教师的汉语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校将下校实践作为重点,每年从四月初到五月底,组织学员到北京的二十多所中小学实习,指派一对一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连续七年来,该校95%的学员取得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合格证以及普通话测试的等级证书。

  “培训后的双语教师回到家乡后一定要有效地发挥个人能力,这点很重要。”钟祖荣说,据他调研了解,有部分学员经过培训返校后并没有从事双语授课工作,他认为,自治区还应对培训后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建立起双语教师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双语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使用情况,切实做到把受训双语教师的实习及安置情况纳入各地教育部门政绩考核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针对培训专业的情况,承训院校南京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调研员朱乃识建议,学员所在学校应尽量选派专业对口的老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减少跨专业老师。

   举措:五项改革措施推进培训

  按照每年2750人的规模培训,2013年到2018年间,全疆还将培训1.65万名双语教师,提高新一轮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尤为重要。

  双语培训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日前召开的2014年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改革研讨会提出了五项改革措施。除继续坚持训前考试选拔、训中强化教材培训和教学实习、训后专家考核和跟踪管理、学历提升等措施外,今后,我区将着力打造“职业型”双语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充分体现“按需培训,学用一致”的培训目标。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招投标方式遴选培训院校、培训机构,合理确定自治区级、地区级培训规模。

  研讨会还提出,将深化培训体系改革作为重点,在凝练双语教师工作的有益经验基础上,就双语教师培训标准、小班教学、跟班驻校培训、质量监督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等进行修订、以构建完备的培训体系。同时,深化科研制度改革,由自治区提供专项科研经费,鼓励专家在培训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培训科学研究,形成以双语教师培训专业标准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带动和提高双语教师培训水平。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马文华表示,为了深化培训效果改革,今后我区将通过完善各项激励措施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并将培训效果与其职称、职务、评奖评优等挂钩,营造良好的学风。  (本报记者/赵西娅)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