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从新疆家蚕身上获取了抗癌物
新疆家蚕身上获取抗癌物
科研人员试验发现提取的抗菌肽对胃癌抑制作用明显
科研人员从新疆家蚕身上获取了一种抗菌肽,它不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很强的杀伤性,还对食管癌、胃癌等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0月17日,在阿勒泰举行的新疆动物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会上,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科技学院张富春教授在介绍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学术报告时说,目前,这种抗菌肽的抗肿瘤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功,有望研发成为新一代的抗癌药物。
抗菌肽是一些生物受到外界病原菌的刺激时产生的天然防御物质,它广泛地分布在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哺乳类动物等很多生物体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科学家就发现并开始运用它。
12年前,张富春和他的课题组为了获取这种肽类物质,从阿克苏地区取来蚕蛹进行人工孵化喂养,并将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导入蚕宝宝的体内去感染它,试验结果发现,多数被感染的蚕宝宝不仅没有死亡,还进入吐丝结茧过程,“说明它们体内有独特的抗菌机制。”张富春说,后来,科研人员通过试验从家蚕体内获取了这种抗菌物质,即抗菌肽,并且开始了相关研究。
8年前,科研人员发现,这种家蚕抗菌肽不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还对一些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我们曾对多种肿瘤细胞进行生长抑制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抗菌肽对食管癌和胃癌等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张富春说,科研人员为了证实这一点,又给接种食管癌、胃癌等癌细胞的小鼠进行抗菌肽给药,结果发现,抗菌肽处理的患癌小鼠,其体内癌组织在逐渐变小,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而没有服用抗菌肽的小鼠很快病发死亡。
试验过程中,科研人员还发现,和传统的放化疗等抗癌药物相比,这种抗菌肽物质仅对小鼠体内的癌细胞进行破坏、杀伤,对其体内正常细胞和脏器几乎没有损伤,“因此,我们认为它有望成为辅助治疗食管癌等癌症的抗癌药物”。
这些动物身上也有抗癌物
科学家们从墨鱼的墨汁中提取一种糖质,这种糖质对大鼠的恶性纤维瘤有着显著的医疗作用。
无毛鼹鼠被 《科学》 杂志评为2013年年度脊椎动物。因为来自东非的无毛鼹鼠体内具有不同寻常的抗癌性, 这种特性对于人类疾病及药物研究非常有用。(记者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