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纪实

27.02.2015  13:35

  60年前,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拉开大幕。时任兵团司令员的陶峙岳将军远望茫茫戈壁,慨叹道:在这一穷二白的戈壁沙漠中发展农业,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自此,新疆农垦科学院担当起科技引领的重任。

  60年后,新疆农垦科学院已成为西北地区赫赫有名、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科研单位,兵团机械装备、农业节水、畜种繁育、作物育种栽培四大领域技术全国领先。

  与有着几千名员工的其他省级农科院相比,新疆农垦科学院仅有300余人,但能量却不可小觑:全国农业科技领域的18位院士中,新疆农垦科学院就有两位;获得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比西北五省区农业科研单位获奖的总和还要多;过去兵团农业节水技术是向以色列学习,而如今是以色列拜师学兵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近日,记者走进新疆农垦科学院,探秘其发展之道。

   你的研究,是为了什么?

  步入新疆农垦科学院综合办公楼,“畜牧兽医研究所”“机械装备研究所”“棉花研究所”等十几个门牌一溜儿排开,白底黑字,显出几分厚重与严谨。

  至今,新疆农垦科学院已拥有12个专业研究所和中心、14个成果转化实体;拥有农业部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10余个国家级、兵团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有节水、棉花种植、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等3个国家研发测试基地,拥有一批以刘守仁、陈学庚院士为领军人物的高级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

  建院以来,新疆农垦科学院取得科技成果490项,获奖29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项14项、省部级一等奖34项,所获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总量居西北五省农业科研单位之首。

  为什么规模不大的新疆农垦科学院能出两位院士?何以获得如此多科技奖项?“秘诀在于六个字:‘定好位、走好路’。”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答道,“定好位,就不会走偏跑歪摔跟头,甚至南辕北辙。定位,是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人员的整体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总纲。

  始终以发展壮大兵团为己任,以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为重点进行攻关,勇攀科学高峰,是新疆农垦科学院的恒定坐标。

  “兵团农业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职工群众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研发什么,推广什么。”尹飞虎说,“不脱离生产实际,不靠发表‘高大上’论文赚名利,不搞徒有虚名的实验室、园区基地等‘花架子’,一切科研都为了兵团、为了职工群众。”“你的研究是为了什么?”初来新疆农垦科学院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要先搞明白这个问题后,再上岗。

  定好位、走好路,为兵团农业发展提供最需要、最给力的新技术,使新疆农垦科学院应用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围绕兵团“六大精准农业”发展战略,新疆农垦科学院研制出5大类30多种农牧机具,获国家专利22项,均实现产业化,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统计,该院完成60余项实验课题研究,累计推广先进节水滴灌面积6000余万亩,并将技术推广至内地8个省区,辐射吉尔吉斯斯坦、安哥拉等13个国家,节水滴灌尤其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已超越以色列。

  该院的绵羊新品种研发技术填补国家多项空白,累计为25个省区输送种羊32万多只,创造经济效益34亿余元;先后选育水稻、小麦、玉米等粮油作物新品种近80个,创造了多项全国超高产纪录。

  把科技成果写在兵团大地上。新疆农垦科学院出色完成科研、开发、扶贫服务三大任务,累计推广各类先进实用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等240多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60余亿元,为兵团农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你搞科研,需要一种什么精神

  搞科研,累脑、累心、累身。心中若没有一把时刻鸣响的冲锋号,便没有永攀科学高峰的勇气与毅力。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每个科学家背后,都有一串励志故事。这些故事背后有两个共同点:艰辛、执着。

  30年前,尹飞虎参与杂交水稻项目研究,要将稻种从新疆带到海南搞南繁。为了抢时间,让稻种在路上发芽,尹飞虎在家将稻种泡好,分成小包夹在腋下、缠在腰中,然后登上火车,靠体温催芽。

  当时是9月,湿漉漉的种子包裹缠满身,湿气入骨,虽然很难受,但尹飞虎满心都是憧憬。上火车的第三天,小偷盯上了浑身胀鼓鼓的尹飞虎。小偷左捣捣,右蹭蹭,飞快地将尹飞虎腰中的袋子解了下来,随即被乘客发现报了警。乘警打开袋子,一粒粒潮湿的稻种露了出来。“这是什么呀!”至今,尹飞虎都忘不了当时人们惊诧的目光。“怕吃苦,就不要搞科研。尤其在兵团,基础弱、条件差,更需要付出。”尹飞虎深有感触地说,“搞科研,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兵团精神,就是我们的风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农垦科学院在贵州筹建水溶性肥料厂。项目经费不足,材料买不上,怎么办?“去废品收购站淘!”不知谁蹦出一句。“行!”大伙儿应承道。

  穿大街过小巷,大家来到废品收购站,扒的扒,敲的敲,拖的拖,这个时候,科学家们俨然成了“破烂王”。材料找齐了,自己动手焊接、加工。遇到割不动的不锈钢钢板,就划上弧线,用大铁锤一点点砸,不小心砸在手上,鲜血直流,包扎了再干。大家每天忙碌15个小时以上,有的人累得鞋没脱就睡着了。

  仅1个月,肥料厂便投产了,一年比一年兴旺。2014年销量接近3万吨,销售收入1.3亿元,产品远销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如炬,点亮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心路。在一望无际的大田里、嘈杂的车间里、粪便沾满鞋子的羊圈里,科研人员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严寒酷暑,心无旁骛搞科研。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新疆农垦科学院涌现出畜牧专家刘守仁、农机专家陈学庚、水肥专家尹飞虎、畜牧专家王新华、棉花专家李保成、水稻专家黄明安、玉米专家鲁友章、小麦专家穆廷文、植保专家李彦发等一大批国家、兵团科研顶级人才。

  如今,81岁的刘守仁院士还在为兵团细毛羊繁育操心,陈学庚院士只要不出差,每天都会去新疆农垦科学院下属的科神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指导。大师如此,年轻人也是不待扬鞭自奋蹄。

  “干科研,我觉得是件浪漫的事。累了,在麦浪翻滚的大田里站起身来,凉风徐徐吹过,惬意极了!”兵团小麦专家穆廷文说,“有了精神力量,奉献就会心生欢喜。

   你要发展,人才在哪里

  在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中,新疆农垦科学院规模不大,人数不多,甚至相对少很多。同在新疆的自治区农科院,有农机、林业、畜牧等5个院所4000余人,而新疆农垦科学院仅有300余人。

  科研靠人才。为打造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新疆农垦科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创造拴心留人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2007年,在内蒙古大学修完博士学位的周平回到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绵羊良种繁育。“博士生在内地有很多发展机会。回到兵团,就是感恩!”周平说。攻读博士前,周平已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工作。一天,院领导找到他:“院里送你去深造,愿不愿意?”“当然愿意!”周平脱口而出。可是,学成后,就不怕走人吗?人们心怀一个疑问。“学成了,你走到哪里都是大专家,我们再请你回来讲课!”宽厚的话语、宽广的胸怀,让周平激动不已,他发誓,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干出成绩。

  几年后,周平已是刘守仁院士的得意弟子,成为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绵羊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骨干。像他一样学成归来的,还有育种专家谢宗铭博士、余渝博士……新疆地处偏远,人才极度缺乏。

  2006年以前,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人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只有2人取得博士学位,有硕士学位的不足10人,与内地科研院所有很大差距。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新疆农垦科学院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分批选拔送出科研骨干攻读硕士学位32人、攻读博士学位15人。近年累计引进硕士以上学位105人,占引进人员的80%。

  “这里有国内知名专家领军,有强势学科和强大的科研团队,有干事创业的最佳平台,所以,我们选择了新疆农垦科学院!”几年前,博士研究生王立民放弃了在中科院广州分院的工作,与硕士研究生妻子张弘一道来到新疆农垦科学院,俩人都成为科研骨干。

  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新疆农垦科学院不断完善分配激励、绩效考核等机制,让科研人员想干事、干成事,一批中青年专家迅速成长,成为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担当使命、富有活力的新疆农垦科学院,在沃土之上,已然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