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济宁模式”,亚克西!

22.09.2016  22:38
  维族员工在新疆即发华合生产车间的劳动场景。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摄

  这种滑雪手套的生产,带动了当地万人就业。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摄   8月的英吉沙,晴空万里。从英吉沙县城遥望昆仑山脉第一高峰公格尔峰,清晰可见。出县城驱车向北约3公里,有一排排洋溢着现代感的标准化厂房,和周边的荒凉戈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是英吉沙县服装产业园,是济宁产业援疆的代表项目之一。就是在这里,济宁市的援疆工作者在19个援疆省市中率先探索出“总部+卫星工厂”经营管理模式,让当地维族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有效破解了南疆地区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的“两难”瓶颈。
   家门口设卫星工厂
  打工不用背井离乡

  在英吉沙县服装产业园的中兴手套公司,21岁的阿布里克木刚刚从乡镇的“卫星工厂”检修机器回来。阿布里克木告诉齐鲁晚报记者,他来自托普鲁克乡三村,父亲早逝,母亲常年患病在家,早早辍学的他在包子店打工,用每月不足千元的收入维持家里生计。去年年初,得知产业园企业中兴手套在招工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阿布里克木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岗前培训,现在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
  在培训课堂上,阿布里克木与200多名维族兄弟姐妹一起参加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和劳动技能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大家掌握了手套的缝制技术,阿布里克木还学会了缝纫器械维修的技能。阿布里克木被分到离家最近的中兴手套苏盖提乡卫星工厂上班,很是高兴,更让他欣喜的是,顺利就业后又在工厂里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来自苏盖提乡的姑娘阿依贾玛丽。今年4月,在公司的操办下,这对维吾尔族新人举办了婚礼。
  喀什中兴手套负责人陈向东告诉齐鲁晚报记者,中兴手套的总公司是设在山东嘉祥的剑华中兴手套有限公司,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企业,2014年6月,顺着对口支援的这根“红线”,中兴手套项目进入英吉沙,成为第一个落户产业园的企业。
  陈向东介绍,英吉沙当地富足的劳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很好基础,但维族群众缺乏现代就业观念,有着想打工挣钱又不愿意离家太远的心理和生活习惯。于是,中兴手套创新思路,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采取了“总部+卫星工厂”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园区设立总部工厂,负责质检、包装、物流等工序,在乡村和社区开设卫星工厂,让员工在家门口上班,既解决了企业招工的问题,又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通过这种形式,中兴手套公司首批招收了200名当地工人,进行培训选拔后选出20名优秀人才,让他们当老板,到村镇办加工厂。”陈向东说。
   一个手套生产基地
   带动当地万人就业
  在英吉沙县龙甫乡龙甫村卫星工厂,记者看到,一排排崭新的缝纫设备前坐满了员工,120多名附近农民正在流水作业缝制手套。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中兴手套已经建成一个总部基地、一个培训中心、17个卫星工厂,实现产值1957.4万元。同时让270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据介绍,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各类手套200万打,产值突破8亿元,实现就业10000人,带动其他配套行业就业3000人左右,打造新疆滑雪手套产业基地。同时,山东济宁中兴手套集团的产品也将进一步提高对中亚、南亚、俄罗斯、欧盟的市场占有率。
  英吉沙县正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国内起点。最关键的一点是,从英吉沙县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仅3000公里。2015年11月,中国正式获得瓜达尔港的使用权,中国内地去往欧洲和非洲的货物,可直接通过火车到瓜达尔港再转船,大大节省了物流费用。
  为解决维吾尔族员工就业问题,济宁市援疆指挥部与英吉沙县积极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将“总部+卫星工厂”生产模式逐渐推广。投资9000多万元的服装产业园竣工,为手套、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现已有中兴手套、锦绣纺织、伊丝路汽车坐垫、即发集团等6家企业在服装产业园设立总部,在乡村设立“卫星工厂”53个,6900余名维吾尔族同胞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党建+文化”模式
   塑造新型产业工人
  和阿布里克木相比,城关乡八村的古丽妮萨依姆·阿巴斯对实现就业有着更深的理解。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她是中兴手套第一批培训的骨干学员,虽然今年只有30岁,但已经当上中兴手套城关乡八村卫星工厂的厂长,管理着116名员工。
  她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在家里无事可做,现在进入工厂实现了就业,除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之外,援疆企业带来的先进文化让员工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转变,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工厂车间更像是重塑人生的熔炉。  
  在工厂里,她经常带领姐妹们参加企业组织的技能比赛和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一天一个词,一周一句话”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学得快、说得好的员工会得到奖励。参加“儒家文化学习周”活动,大家一起背《弟子规》,用汉维对照图画学经典名句,员工在一起交流很快乐。
  解决就业是根本,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无疑是产业援疆带来的又一成果,也是援疆精神的重要体现。市援疆指挥部着眼于新疆维稳大局,把员工与企业的劳资关系定位在打造南疆民族团结这一基本点上,让群众有业可就、有技术可用、有文化可学。为此,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援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于2015年6月在中兴手套成立了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委派援疆干部担任相关职务。
  按照这个思路,援疆干部带领企业业务骨干,利用休息时间,常常奔波在去往各个卫星工厂的乡间小路上,定期组织员工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党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宣讲学习等活动,把爱党爱国教育融入日常生产经营中去。在春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到困难员工家里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维族员工传统观念。援疆干部、中兴手套党支部书记吴玉川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54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维族员工122名。古丽妮萨依姆等32名员工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近期将发展预备党员10名,力争把中兴手套党支部建设成为新疆非公党建的标杆党支部。
   新型农村产业社区
  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在英吉沙县芒辛乡四村的锦绣纺织卫星工厂,37岁的帕提古丽·瓦斯提熟练地踩动着缝纫机踏板,手中的布料在针板上飞舞,一双双防静电手套鱼贯而出。她所在的芒辛乡四村锦绣纺织产业社区500平方米的厂房内,90多名维吾尔族女工和她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   
  “芒辛乡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人多地少加之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就业难,是困扰农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英吉沙县芒辛乡党委书记刘城告诉齐鲁晚报记者。锦绣纺织2014年落户英吉沙以来,在当地已建成9个社区卫星工厂,培训就业1200多人,而在一开始,企业招工同样面临难题。
  企业这次遇到的难题源于当地的传统观念。传统观念中,维族妇女很少在外面抛头露面,而手工编制需要的却几乎全部是女工。从改变观念、提升技能入手,产业援疆开展了上万人次的岗前学习培训,并在援疆企业建立十多个党支部,发展维族入党积极分子近300名,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观念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维族妇女出家门、进厂门,用劳动改变着家庭的命运。如今,在工厂外有一道特殊的风景,过去坚决反对妻子走出家门的丈夫们,现在主动把饭送到工厂里。这天午饭,帕提古丽的丈夫送来了她最爱吃的手抓羊肉。  
  而更让帕提古丽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工厂挣钱,孩子也有了照看的地方。围绕锦绣针织卫星工厂项目,济宁援疆指挥部投入援疆资金300多万元,紧挨着厂房建起一所维、汉“双语幼儿园”。
  “孩子放在幼儿园里,有专门的老师教育,如果中午没时间回家做饭,咱们还有配套的食堂,这是我们提出的 农村产业社区 概念。”济宁援疆指挥部指挥李洪文说,这样不仅解决了员工们的后顾之忧,也让维族的孩子们提前接受好的教育。
  李洪文介绍,为让维族群众安心就业,英吉沙县委县政府和济宁市援疆指挥部针对职工绝大多数是已婚妇女的现实,投入援疆资金2000万元,围绕卫星工厂规划建设农村产业社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超市、食堂,以便有效解决女职工带孩子、做饭伺候公婆难以安心工作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