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支队指挥中心 工程师远程调控红绿灯缓解拥堵
3月1日在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工程师李海山用电脑在远程调控施工周边路口的信号灯。玫红色圆点处代表该处信号灯为远程调控信号灯。
(记者彭芳 通讯员满志明)左转车多马上调整方案,增加排队方向绿灯时间;单行道内堵车,即刻切换方案,改变路口绿灯亮灯顺序。昨日,记者在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看到,工程师李海山不停地在座机电话、电脑、微信、手机间发布命令,远程调控红绿灯。
昨日,随着解放北路、文艺路进行断路施工,施工区域及周边的12处有通讯功能的信号灯也开始为道路通行“出力”。9时至10时,短短1小时时间,李海山对新华北路与中山路、新华北路与人民路十字路口进行了5次调灯后,新华北路往人民路方向的车辆渐渐少了。
据了解,12处有通讯功能的信号灯分别位于:光明路与建设路交会路口、北门环岛、西大桥路口、新华路与民主路交会路口、新华路与中山路交会路口、新华路与人民路交会路口、人民路与解放路交会路口(两处)、解放路与中山路交会路口、解放路与民主路交会路口、人民电影院环岛、新民西街与红山路交会路口。
李海山告诉记者,在这12处有通讯功能的信号灯中,根据施工需要,在1日凌晨0时后,每个信号灯都调整成了施工期间的配时方案,其中,要数西大桥的信号周期最长,长达217秒;而建设路与光明路交会路口的周期最短,仅92秒。
所谓周期的长短,是指周期越长各方向绿灯通过的时间就越长,而在绿灯过后,等候红灯的时间也会越长;周期越短,是指绿灯时间也越短,等候红灯的时间也越短。
自去年起,首府交警部门开始将原有的400处路口的信号灯,逐步更新完善,采用无线路由器和通讯卡传输信号,目前已实现100余个路口的无线通讯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