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20.10.2014  12:11
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防范体系甚至经济安全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威胁。
              1.业务风险及相关建议。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操作规范、操作程序及相关要求等还不够完善也不够成熟。网络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支付的双方仅通过网络发生联系,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也不完善,这都会导致信用风险。无论对客户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任何操作失误都会增加其发展中的风险。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应对:首先,建立全程化、公开化的信息披露系统;其次,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平台;再次,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最后,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运作流程和道德约束,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知识培训。
              2.技术风险及相关建议。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便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主要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来完成,所以就存在相应的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风险和管理安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技术选择风险,即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错误选择技术解决方案所带来的风险。如果所选择的技术系统过于落后,或者与客户终端兼容性差都会出现这种风险。应对建议:首先,互联网金融机构要提高软硬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摆脱技术制约;其次,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加强交流与协调,争取早日制定出统一的技术标准。
              3.法律风险及相关建议。虽然我国已相继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上而言,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立法仍相对落后和模糊。我国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相应的法规还很不健全,在网络金融市场准入、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确认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而完备的法律规范(张晓东、孙红,2013)。这导致交易者利用网络进行金融业务操作、签合同都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导致交易行为、结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度的措施,一要改变互联网金融规范“政出多门”的现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二要修改和完善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三要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四要建立对网络货币的法律规制(卓武扬,2012)。
               
              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展望
               
              (一)业界观点
              希勒教授在《金融与好的社会》里说,金融体系应该扩大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监管更加技术化,但谁也不应该拒绝金融和新的形态,这是金融为好的社会所能贡献的。比尔•盖茨曾说过,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现状,就是一群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有关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是物理网点做不到的。现在互联网金融只是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提出挑战,未来发展到互联网货币的形态,将是对央行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认为,将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贷款模式,重建整个社会未来的金融体系。
              央行在《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专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指出“互联网金融业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报告还强调,互联网金融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并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让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都受益匪浅。
              (二)笔者分析
              1.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首先,规模方面还无法与传统金融势力相抗衡。互联网金融目前发展迅速并给中国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了金融业新的发展方向,它无疑会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影响,但目前虽然我国互联网支付企业的支付总金额大体只有6万亿元,仅占到整个支付总量的0.5%,还远远不会冲击到目前的金融体系。所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势力博弈的结局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2013年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时指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应注意防范法律、信用风险,两个底线不能突破。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这“两个底线”说明,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还存在政策的风险,其业务还不会延伸到银行的负债业务领域。由于政策风险,让这个新兴的行业也存在着隐忧。
              最后,互联网金融还面临包括互联网授权机制的建设、隐私保护、身份认证机制的确立、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信用平台的搭建等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2.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首先,互联网金融能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可直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同时进行多对多交易,客户信用以及风险管理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这样,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息收集成本、信用等级评价成本、签约成本以及风险管理成本等都极小。阿里金融副总裁胡晓明透露,阿里金融单笔小微信贷的操作成本为2.3元,而银行的单笔信贷操作成本在2000元左右。
              其次,互联网金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将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完全数据化。通过网络对数据的充分挖掘会解决小微业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再次,互联网金融会促进金融行业日益独立化,加速金融脱媒,确实会冲击传统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宫晓林,2013)。在传统的支付体系中,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建立网关服务平台,而银行则进行最终资金结算服务。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会使金融业的发展逐渐脱离其他行业的束缚,日益独立化。
              最后,互联网金融会倒逼银行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参考文献:
              1.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4.何光辉.电子货币系统的风险及其控制[J].金融研究,2009(11)
              5.张晓东,孙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12)
              6.卓武扬.论全球化下电子金融的有效监管[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4)
              7.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