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九师农业增收增效调查:丰收喜悦满田畴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新疆兵团九师团场农业生产连队,到处呈现出热闹的丰收景象。晒场上,金灿灿的玉米、黑亮亮的打瓜、红艳艳的辣椒……有的被堆成一座座小山等待调运,有的如一张张地毯平铺晾晒。远处的田畴间,一台台大型甜菜收割机来回穿梭,一辆辆装满果实的卡车,犹如汩汩溪流涌向生产工厂……
这是一个充实忙碌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喜悦的季节。据该师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该师农业获得丰产,甜菜、小麦、玉米、酱用番茄、打瓜等主要农作物增效明显。前三季度,该师经济运行平稳、持续增长,预计 实 现 生 产 总 值 20.67 亿 元,同 比 增 长22.16%;预计实现种植业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14.6%。
顺农时 种植都在丰产期
“这位就是我们团2014年的酱用番茄高产‘状元’,他种植的番茄亩产达8.7吨,创下了团场番茄高产纪录!”11月2日,笔者来到九师一六六团三连采访,该连干部迫不及待地介绍说。
听到人们这样介绍自己,职工唐建军露出得意的笑容。
唐建军2014年承包了60亩酱用番茄,经过精心劳作,获得了近15万元的纯收入,一家人沉静在丰收的喜悦中。
谈起“种田经”,唐建军打开了话匣子:“要说2014年丰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农田滴灌、精心田管等,但我认为增产最重要的原因是番茄育苗移栽,采用这一种植技术,对酱用番茄丰产来说至关重要。”
唐建军所说的番茄育苗移栽,是助推九师酱用番茄种植业增产增效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九师每年的无霜期短,过去,团场职工种植酱用番茄都是采用直播的方式,番茄成熟晚,还没成熟就降温下雪了,产量底。这几年,九师大面积采用冬季大棚育苗、春季机械移栽的方式种植酱用番茄,实现了高产。2014年,该师种植的3.8万亩酱用番茄100%运用了育苗移栽技术。
九师农业局局长张克军介绍说:“扎实有效的春播工作,确保了农业大丰收。就拿酱用番茄来说,运用育苗移栽技术,一开春就将番茄苗栽种到地里,相当于延长了近两个月的生长期,增产效果明显。”
同样有着丰收“状元”之称的还有九师一六三团二连职工王胜国,他2014年种植的80亩玉米,平均单产达1316公斤,较2013年增产280多公斤。
11月4日,笔者见到王胜国时,他正站在自家承包地头,指导机车进行秋翻整地。谈起2014年的“丰收经”,王胜国神秘地说:“2013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在为2014年的丰收作准备了。”
看笔者疑惑,王胜国便指着眼前的承包地解释说:“过去秋收完,我们就没事了,承包地全是等到来年开春再进行犁、耙、播,费时费力。有时遇上低温冻害,地整不好,播种就要往后拖,耽误农时。现在,秋收完后,我们马上用大马力农机将地进行深翻,该下的底肥也下足。等到来年开春,直接播种就行,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可以抢墒播种,提高出苗率,增加作物产量。”
“2014年不仅收成好,收购价也不错。每公斤玉米收购价为1.6元左右,刨去化肥、农机等成本,我种植的80亩地,2014年的纯收入能达10多万元。”王胜国高兴地说。
2014年春播期间,九师师、团两级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春播生产战役全胜。各生产连队按照师里规定的播种时限,倒排时序,严把播种进度、质量和农时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春播生产任务;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积极引进新品种、应用新科技,着力在提高单产和产品品质上下工夫,努力形成稳定、高产、高效的农业经济格局。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该师夺取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农业生产的第一环节——春播开始就下足工夫,有效抢抓了农时,确保了2014年全师各种农作物全部播在丰产期,现在看来成效丰厚。”张克军深有感触地说。
强农机 种收整地更从容
眼下,走进九师的团场连队,耳边不时传来轰鸣的机器声,随处可见各种大中型农用机械在田野里忙碌地收获、秋耕、整地。“现如今,我们种地从播种到秋收,全是农业机械化,省时、省力、省心。”11月3日,九师一六四团四连职工刘传良说,“就拿我2014年承包的62亩甜菜来说,往年,依靠人工切削要1个星期才能完成,现在一上午就全部收完运走了,而且切削质量好、干净,扣杂率低。这现代化的甜菜收割机真是太好了。”
过去,在九师各团场,每到甜菜收获期,劳动力紧缺、雇用劳动力花费高等问题都会困扰着甜菜种植职工。为解决甜菜种植职工的这些难题,近年,九师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实践,引进推广甜菜机械化收割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效。“九师引进了17台全功能甜菜收割机,实现了拔菜根、去菜叶、削菜头1次完成,每天可收割甜菜380亩,既省时又省力。”九师农机局技术人员李成均说。据李成均介绍,人工收割甜菜每亩需350元至400元,而使用机械收割,每亩仅需180元,有效降低了成本。2014年,九师共种植甜菜13.6万亩,机械收割率达100%。
当下,九师各团场在做好秋收工作的同时,把整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按照田间作业质量标准进行操作,使秋收和整地工作同步推进。
“2014年,九师要求符合深松整地标准的农田必须打破犁底层,整地深度达40公分以上。所有秋整地块都要达到耙细耧平、上虚下实的要求,达到待播状态。”李成均说。“我2013年种的春小麦,单产达450公斤,收入很好。夏收完后,我及时把地整出来,又种上了冬小麦,希望明年能像2014年一样也是一个丰收年……”11月2日,一六六团二连职工郑新建说。
与土地打交道,这些年最让郑新建感慨的,是团场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了。“现代农机让我们职工种地变得更轻松。记得我刚参加土地承包时,用的是老式链轨拖拉机。现在,用的全是现代化的大马力拖拉机。我这200亩地,从犁地、耙地,再到播种,加起来十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作业质量好,效率也比过去高出好几倍。”郑新建说。
近年,九师不断加大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力度。截至目前,该师农业机械总动力为 14.2万千瓦,拥有各种型号拖拉机2391台,配备大型深松整地设备和田管、播种、收割等配套农机具4895台(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6.2%以上。无论是春种还是秋收,各种新型农机具“大显身手”,加快了九师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和职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