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创刊31年汇聚万千忠实读者

21.04.2015  15:51
          有一种信任叫不离不弃  

 

          《乌鲁木齐晚报》每日30万份的发行量中,1至5年订户占60%、6到20年订户占30%、20年以上老订户占10%。从数字不难看出,一份报纸与市民的默契程度。
          80岁的姚洪生老人和91岁的赵国卿老人,就是乌鲁木齐晚报这群忠实读者的代表。从一份报纸知人情冷暖
          姚洪生老人和老伴朱桂媛住在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7324工厂家属院。姚洪生老人唯一的爱好就是读报,这不,《乌鲁木齐晚报》一读就是18年,老人说:“年龄大了,不经常出门,但我们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城市变化,触摸人情冷暖。
          “老伴退休前在单位是党委书记,看报纸是每天的必修课,他尤其爱看乌鲁木齐晚报。”朱桂媛说,乌鲁木齐晚报是党报,既有权威性又不失活泼,不仅老伴爱看,自己也是忠实读者。
          这么多年来,和一份报纸相处,姚洪生老人对晚报的评价有两个字:权威。在他看来,《乌鲁木齐晚报》的内容都是真材实料,对国家、自治区和市委的政策把握得准,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得准,所以在他心中“权威”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准确”,而这也正是一张党报应有的品质。
          面对很多消息同时发出的时候,姚洪生老人总是要看看晚报怎么讲,老人说,这是订阅晚报多年以来,对晚报产生的信任。订阅《乌鲁木齐晚报》18年,老人看着晚报发生了很多变化,内容更加亲民了、形式更加活泼了,但一直以来坚持的稳重没变,让人觉得可靠、亲切。上有国家方针政策,下有社区百姓家长里短,让他“不出屋便知天下事”。
          “平时不看报纸,明明是骗人的,还是要相信,后悔有什么用?”姚洪生老人说,一些老人在外面容易上当受骗,其实有很多骗术并不高明,《乌鲁木齐晚报》的法治板块上早就有报道,还有对市民的提醒,但有些老人不读报、不知道内情,让他也感到很着急。
          这些年,姚洪生老人养成了剪报的习惯,遇到重要的新闻,他就把报纸剪下来,收起来备查。3月30日的乌鲁木齐晚报有“一带一路”的版面,他觉得重要,就收了起来,他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床头。
          姚洪生老人的这种习惯,也影响着儿女们。儿女们知道他拿报纸当“宝贝”,平时遇到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报纸,就给他收集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的话题,也离不开报纸上的各种新闻,“最近亚投行火得很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对新疆的发展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个家庭,因为一份报纸,多了一个话题、多了一份交流,或许正是《乌鲁木齐晚报》与一座城市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市民共同成长的缩影。从一份报纸看城市变化和姚洪生老人一样,91岁的赵国卿老人和乌鲁木齐晚报也算是老交情了。
              赵国卿老人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他要花近两个小时时间,重点浏览《乌鲁木齐晚报》的时政要闻,然后是时事新闻和民生新闻。
          赵国卿老人的老伴马玉芳说:“老伴关心国家大事,这不,前段时间看到博鳌亚洲论坛的报道,特别激动,感觉到这些年,咱们国家确实越来越强盛了。
          马玉芳喜欢看乌鲁木齐晚报B叠的民生新闻,老两口经常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你看A叠的时政要闻,我看B叠的民生新闻。赵国卿打趣说,“乌鲁木齐晚报这样分开好,我们老两口不用为看一张报纸打架了!
          赵国卿和马玉芳也从晚报感受着城市的变化,当年BRT1号线开通后,老两口去体验了几次,“确实不错,走得稳,又方便”。
          看到乌鲁木齐晚报上的图片报道,老人说对比自己多年前的印象,乌鲁木齐的变化很大,尤其是交通和城市建设,“很多地方完全变样了,现在去了根本就不认识了。
          “在乌鲁木齐生活了大半辈子,有乌鲁木齐晚报这样一份报纸这么多年来陪着我,真的感到很幸福!”赵国卿说。
          从1984年创刊至今,《乌鲁木齐晚报》已走过了31年的风风雨雨,从一份只有4页的汉语、维吾尔语双语报纸发展到报纸、杂志、网站、新媒体组成的全媒体矩阵,用“主流声音讲述市民生活”的同时,晚报用新闻的力量助力着社会进步。
          31年,乌鲁木齐晚报以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一份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报纸的温度,赢得了首府数以万计的读者的喜爱、信任;31年,乌鲁木齐晚报与万千读者相濡以沫,共成长、共患难、共呼吸、共命运。
          如姚洪生、赵国卿等老人一样,在首府的很多家庭,一份《乌鲁木齐晚报》,或许就像一件老家具一样,虽然并不会让人刻意关注其存在,但每每拿起来、翻开时,那种熟悉、亲切的感觉,就会真真实实地在心底里荡漾,这或许正是一个老朋友、一份党报、一个品牌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