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新十景”观察:“亚心”抛物线

14.11.2014  12:45

   乌鲁木齐“新十景”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亚心”抛物线 新地标该有怎样的面貌?

   编者按: 2003年12月,乌鲁木齐“新十景”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南山景区、水磨沟景区、达坂城景区、燕儿窝景区、民俗风情一条街(含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红山、大银行、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景区、新疆博物馆、妖魔山等十处景点名列其中。11年过去了,当初公众投票决出的乌鲁木齐“新十景”各自境况怎样?前景如何?

  今日起,亚心网推出“乌鲁木齐‘新十景’观察”系列报道,带读者一探究竟。同时,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积极为乌鲁木齐“新十景”的发展情况进行点评,出谋划策。互动方式:关注新疆经济报微信公众号xjjjb888,新浪微博@新疆经济报,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记者王兴瑞)在地理位置上,乌鲁木齐是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似乎到了“边缘之缘”;然而,它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心之心”——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随着这一重要身份的确立,“亚心”新地标名噪一时。然而,从开发至今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亚心”却像条抛物线一样,逐渐暗淡了下来。我们不禁要问,“亚心”怎么了?

    亚心之“

  2003年,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景区正式向社会开放,当年年底,约80万市民参加的乌鲁木齐“新十景”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列其中。此后,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简称——“亚心”顿时声名鹊起,家喻户晓,正式成为了乌鲁木齐,乃至整个新疆的标志性名片,该景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地。在外界的一些描述中,“亚心”甚至成了乌鲁木齐和新疆的代名词。

  在“亚心”所在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永心村,66岁的老人虎晓海回忆,“亚心”景区建成,一度给这个小小的村子带来不小的震动,“亚心”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前来一睹风采。

  虎晓海告诉记者,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景区建成后,经历了四五年较为红火的时期。景区建成之初,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每天都会有几百人参观,节假日更甚,还有不少外国人慕名前来。“当时打一天工才挣25元”,虎晓海老人说。当时景区一张门票的价格是10元,景区每天的门票收入也颇为可观。这期间,几场颇具规模的大型活动在景区内举办,更是让该景区的知名度攀升。

  2003年“十一”期间,“亚心航空飞行节暨全国跳伞锦标赛”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是西北地区首次举办国家级别的跳伞锦标赛。在“亚心”景区举行比赛期间,轻型飞机、热气球、动力伞、牵引伞等飞行表演悉数上演,以至于集体婚礼也来沾“亚心”的光。第二年8月,由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八届亚洲跳伞锦标赛在该景区举办,“亚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时间人满为患。虎晓海老人说,当时他儿子虎振发在景区旁边开了一个简易的小卖部,两三个小时就能卖几千元。

  那几年,随着“亚心”的兴起,原本荒凉得连树都种不活的永心村似乎有了生机,虎晓海老人和村民们仿佛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好景不长。2008年以后,“亚心”景区逐渐暗淡下来,游客一年年减少,直到今天,似乎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记忆。

   亚心之“

  10月27日,乌鲁木齐气温骤降。记者驱车前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偌大的景区空无一人。门口的售票员见有车来,赶紧出来告知我们需要买票,得知是记者前来采访,她略带失望地又钻回小房子了。冒雨走了一圈,整个景区内除了几个为人熟知的标志性建筑外,几乎别无他物,加上当天下雨,景区雾气弥漫,枯草横生,地面甚至散落着羊粪,顿时感觉当年蜚声中外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已风光不再。

  记者找到了马俊义老人。说起“亚心”的历史,老人如数家珍。然而谈起现在的“亚心”,老人却露出惋惜之情。“亚心”开发了10年了,却没有像其他景区那样让周边红火起来,这让老人对景区的开发有些失望。“与现在比,以前的人多得多!”老人说,现在平时也有人来,但都是稀稀拉拉的,远不如以前。

  “亚心”景区建成十年来,即便是红火的那几年,也并没有带动周围服务业兴起,出了景区就是农户,门口几乎空无一物,并无商店、饭馆,更无一家旅社。前来旅游的人明显减少,虎振发的小卖部也难以为继。2007年,他和妻子开了一家简单的农家乐,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2009年也关了。

  村里人说,“亚心”景区长期以来开发力度小,功能缺失,因此“”了下来。记者了解到,现在展示给游客的亚心标志塔、雄鹰展翅网架结构大门、“天圆地方”亚心广场等建筑,是开发之初就建成的,十年间,景区的主体部分并没有明显变化,再加上几乎无配套服务设施,渐渐地失去了吸引力。村里的人告诉记者,许多人慕名而来、失望而归,用当地人调侃的话说“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慢慢地,来“亚心”游玩的人数越来越少,以至于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亚心之“

  采访“亚心”景区之前,记者曾去过其周边的村庄两次。当地人对景区的萧条充满了叹息。相比于“亚心”景区“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南山景区的开发却带富了周边不少人,这让“亚心”景区的村民对此既觉得可惜,又充满了期待。

  虎晓海老人说:“我对‘亚心’还抱有希望,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有很大的开发优势,离乌鲁木齐市距离近,景区能办起来,对村民也有好处”。

  虎振发在自家院里新盖了140平方米的农家乐,刚刚装修完。他告诉记者,现在景区人不多,他只能靠自己的关系在QQ、微信上宣传,从乌鲁木齐市拉人过来。他说,如果“亚心”景区将来真能办好了,他的农家乐也不愁没人来,那真的是好事。

  村里人由衷期待“亚心”能够真正红火起来。虎晓海老人告诉记者,亚心建设10年来,还是作出了很多贡献,至少促使村里的房子盖整齐了、公路修起来了。这几年,老人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房屋周围的树多了,景区工作人员在绿化上费了不少心思,荒滩上多了不少绿意。景区开发好了,村庄一定会有新的面貌,村民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在外面打工,如果真能开发好,村里人在家门口也能挣上钱,何必要外出打工呢?”他说。

  李成是乌鲁木齐市的一名上班族,他说,前几年有朋友来新疆,非要看一看“亚心”,结果到了之后,发现“啥都没有”,令人失望。在他眼里,仅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这个名号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开发好了何愁没有市场?“亚心”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新疆最具开发价值的人文景观之一。他说,建设好了,与“亚心之都”乌鲁木齐相得益彰,真是件令人期待的事。

乌鲁木齐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公示
乌鲁木齐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个,批复总面积127992.市政府
【今日时评】促进文旅消费 强化牵引带动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节气。市政府
新疆出台《自治区“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米日古力·吾 通讯员李丰俊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