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散装奶“卷土重来”市民排长队购买(图)
在袋装奶“一统天下”的市场上,一度被视为不卫生、不安全的散装奶最近又回来了。在小区楼下、街头巷尾,或是白色的奶桶,或是带罐的微型车,购买散装奶的市民排起了长龙。
12月15日19时,乌市天山区青年路日月星光花园北大门,市民排队买散装牛奶。
商贩正准备将一杯散装奶倒进塑料袋中。
记者走访:散奶卖得挺火
“老板,给我来一公斤。”12月15日20时许,乌市日月星光花园小区外,市民正在一辆微型小货车前排队买牛奶。车上拉着一个椭圆柱状的不锈钢罐,车尾部装有两个连接钢罐的水龙头,牛奶由此流出。
“一公斤6元,便宜而且好喝。”排队打奶的市民李建玲说。“散奶煮了后有一层厚厚的奶皮,孙子最爱喝。”市民李爱荣老人说。而在市民邹培培看来,散装奶没有添加剂,适合敏感体质的她。
“牛奶是今天的吗?”有人问。“酸奶、鲜奶都是当天的。”正在销售牛奶的张先生说。此时,有12名顾客在排队。张先生端着一个透明的量杯,打开水龙头,牛奶很快盛满了量杯。张先生说,接满一杯恰巧一公斤,随后将牛奶倒进塑料袋里,收完钱后再给下一名顾客打奶。
五星路公交车站旁也有卖鲜奶的,鲜奶盛在白色的塑料桶内,总共四桶,其中一个桶上贴着:鲜牛奶每公斤5元。
这名商贩告诉记者,他家住在乌拉泊附近,家里养了奶牛,每天挤好奶后就到这里来卖。“这都是今天刚挤出来的。”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销售散装奶的有私人商贩,也有公司专营。私人商贩据其自称一天的销量在八十公斤左右,多以桶装为主。
乌市公司专营销售散装奶的不足十家,最大的要数米东区一家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销售总监梁安雄说,公司共有800多头奶牛,四年前合作社刚成立时,牛奶主要送往西域春乳业公司。现在每天产奶量与之前大体相同,但市面上散奶越来越被市民认可,销量与日俱增,大部分奶被投放到市面上散卖。目前乌市共有四十多家销售点,各销售点每天的销量在60公斤—600公斤不等。
有人质疑:散奶安全吗?
散装奶因为便宜、好喝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也有市民对散奶的卫生情况表示担忧。市民王晨光说:“虽然散奶新鲜,关键是卫生与否。要是商贩自家养的牛产的奶还好,万一是从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地方收来的,那就不好说了。”
“装奶的罐也不知道多久才清洗一次,要是有细菌,牛奶肯定也被污染了。”市民陈雪担忧容器的卫生。
记者注意到,装牛奶的罐车上印有检疫证,但白色塑料桶上并没有任何标签。
对于一些市民对散装奶安全方面的质疑,一名桶装散奶商贩说:“奶牛都要定期检查,绝对健康,而且牛奶都是当天挤当天卖。”在问及冷藏处理过程时,商贩略显迟疑,说夏天放冰柜冷藏室里,冬天放到户外也是一样的效果,桶子盖上盖子就行了。
“我们的牛奶质量是有保障的。”梁安雄说,每天早晨,机械自动化挤出的牛奶会放到公司主罐里冷处理,待温度降到8度左右,再灌到保温的罐车里。公司明确规定,销售不完的牛奶是禁止返厂的。每天晚上,罐车会返厂清洗,还要酸碱消毒。第二天,灌完奶后,公司会在罐车开口处贴上封签,晚上会检查封签是否完好无损,以防被人添加物质。
此外,梁安雄说,他们单位是米东区防疫站的重点检查对象,每个季度都会给奶牛体检,饲料也都是绿色无污染的。
农牧局:公司销售的更可靠
据了解,卫生部颁布的《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个体饲养乳牛必须经过检疫,领取有效证件。
消毒乳的容器,必须易干洗刷和消毒,不得使用塑料制品。禁止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中添加任何物质。直接从事挤奶工作的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生鲜乳应当冷藏;超过2小时未冷藏的生鲜乳不得销售。
米东区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防疫科科长陈德仁说,一般来说,从奶牛饲养到产奶由畜牧局监管,成品袋装奶上市后由工商局监管,但未加工的鲜奶从出厂到上市,目前并没有明确具体的部门监管。
陈德仁说,一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是20公斤——25公斤,产奶量高的可达40公斤。私人商贩所售散奶,除了自家的牛产奶销售的外,一部分是商贩从各家收购的。从奶牛防疫、挤奶、运输和销售容器,因其灵活性,相关职能部门都无法很好地监管,卫生、质量没有办法保障。
至于公司专营的散奶,陈德仁说,此前工商局和质监局也禁止在市面上销售,但因为有一定的消费群体,相关部门就设定了固定奶站,由自治区畜牧厅进行监管,比私人商贩更有保障。“如果一定要喝散奶,就去公司直营的地方买。”
12315:遇问题可留证举报
记者从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成品奶的安全相关部门可以监督到,但是散装奶属于奶农自产自销的商品,有些商贩是流动销售,销售的时间也是清晨或晚上这样特殊的时间,监管起来比较困难,提醒市民谨慎购买。
此外,该工作人员说,如果消费者买到了变质的牛奶,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工作人员会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查处。如果消费者喝完牛奶后出现身体不适,可以去医院开具就诊证明然后举报。(张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