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邀乌鲁木齐市市民讨论:老人前门下车行吗?

22.12.2014  11:10

          “就让老大爷下车吧,他一把年纪了。”“别吵了,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12月17日11 时许,乌市红光山公交站上停了一辆78路公交车,车里年轻女司机和一位老大爷就能否从前门下车发生争执。这一幕被乘客郑先生用手机拍了下来。“当时气氛挺紧张,该不该让老人从前门下车,车上人各执一词,我觉得这件事值得讨论。”21日,郑先生说道。   图/郑先生提供

  据郑先生介绍,17日上午11时,他从七道湾蔬菜公司站上车,站在驾驶员后面的位置。在砖窑厂站上来一位长胡子老人,上车后他并没有向里走,而是站在前门。车过了一站后到达红光山站,老大爷准备从前门下车。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年轻女司机并没有立刻开前门让老人下车,而是强调公司有规定:前门上后门下。但老人则表示车上人多,上车后就没往里走,想着就两站路,从前门下也方便。就这样持续了两分零8秒,有乘客等不及了,纷纷劝司机,让老人从前门下车。

  “最终司机打开前门,老人气呼呼下了车。”郑先生说,“我站在司机后面,隐约听到年轻女司机的啜泣声,看起来她很委屈。

  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视频中的女司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是公司的规定,那个老大爷上车后没往后走,当时车里也不是特别挤,完全是可以走到后门的。”女司机说,“到了站,还有一些乘客要上车,万一把他挤摔倒了怎么办?

  “不光老人喜欢图方便在前门下车,一些年轻人也喜欢这样做。”该女司机无奈地说,“如果是高峰期,我们肯定会考虑实际情况,让乘客从前门下,别的时间段应遵守规定,希望大家能理解。

   车队书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78路公交车车队邵书记表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是维护乘车秩序的前提,不应该被破坏。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对待,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如果真的从后门下不了车,也可以从前门下车。“驾驶员应随机应变,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方便弱势群体。”邵书记说。

   乘客:按规矩来,不然会乱套

  记者在汽运司、五星路、前进街等几个站台上随机询问了20名等车的乘客,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其中大部分认为制度应该遵守。市民王女士说:“大家按规矩来,不要以任何借口违反文明,这样社会会乱套的。

  “如果老人都以此为借口,出了事司机还要担责。人人都想享受特权,还哪来的规矩?”市民马英说。有 位市民表示,还是应人性化对待,老人行动不便,多体谅体谅吧。

   老人:提前一站往后走

  12月18日,记者在五星路车站上,随机采访了8位六七十岁的老人。

  “我就怕在车上摔倒,能不坐公交车就不坐,有时必须出门,我就避开高峰期,上车走前门,下车走后门。”68岁的赵奶奶说。

  “只要坐公交车,我都会提前一站慢慢往后门走,走两步费不了多大劲。”71岁家住邮政小区的李大爷说。

  65岁的王国林表示,如果车里非常挤,他也会选择从前门下车,并且会提前给司机说一声。

   专家:这是伦理、美德间的矛盾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副教授韩芳表示,公共伦理强调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传统美德是以情理为重,比如尊老爱幼,帮助弱势群体。

  就这件事而论,表面上看是相悖的,但从实质上来看它们是统一的。不能单一认为司机应该怎么样,老人应该怎么样,秩序是不能改变的,但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优先尊重老弱病残。

  “公共秩序和传统美德最终都是为了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太教条化,忽视人文关怀,反而起不到作用。”韩芳说。

  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富强说,“伦理道德须提倡,但我们也应该尊重社会秩序,如果当时司机和老人发生争执时,乘客能主动让出一条通道,方便老人下车,这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