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南郊乡村路上的“绿色信使”(图)

08.01.2015  02:50

驶过颠簸的搓板路,城南乌拉泊村的老旧房子宛如迷宫,依明江·买买提却熟练地驾车穿梭其中。

1月6日11时31分,在三屯碑投递部,投递员依明江·买买提把邮件按由近到远的路线顺序排列。寇凝 摄

13时51分,在乌拉泊铁路桥附近,依明江·买买提为收件人李新华送来邮件。寇凝 摄

16时00分,在乌拉泊村附近,依明江·买买提拿着一份报纸步行前往乌拉泊牧场学校投递。寇凝 摄

38岁的依明江·买买提是乌鲁木齐市邮政投递局投递二分局三屯碑投递部投递员,一个人在乌拉泊片区送邮件15年,从未投错过一次邮件。

这位孤独的信使也有过犹豫和退缩,其间有3年放弃过投递工作。在他离开的3年里,该片区换过2名投递员,但都没有坚持下来,直到他再次回归,仍选择了这个城南最远的片区。

我就是一个普通送信人,没干过什么大事。”依明江·买买提说。

6日,记者跟随依明江·买买提送邮件,他一天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是一个人在乌鲁木齐南郊乡村公路上颠簸着。

当日8时许,依明江·买买提陪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吃完早饭,穿上工装出门。

5分钟后,他走进投递部大门。为方便工作,他选择在投递部附近安家。

9时,经过粗分拣的17个大邮包,按区域摆在大厅里,他找到乌拉泊片区。

乌拉泊牧场、公路管理局、乌拉泊村……他不停地弯腰拿出邮包里的每个邮件,按照区域分拣到24个标志着他投递片区重点区域的格口,接着拿出纸笔开始计划送件路线,“乌拉泊片区的每个巷道都在我脑子里呢”。

三屯碑投递部班长刘斌介绍,该投递部有17条段道,23个投递员,平常每天邮政特快和国内邮政小包800件左右,高峰期每日能达2000件左右。各类报刊、信件3000件左右。分摊到每个投递员身上,平常日送件量70件左右,高峰期日送件量超过120件。

车从三屯碑出来驶进河滩路,一拐入南郊停车场三泰路,记者手中的笔和本就被颠得掉在脚下。

走了七八分钟后,到达一个送件点,下车时记者已被颠得屁股麻木,依明江·买买提却麻利地选出要送的邮件,快速朝送件点走去。

看着记者拍打麻木的屁股,依明江·买买提笑着说:“后面的路比这更颠。

车驶入新疆国煜天丰大米批发市场,车刚停下,121号商户的陈文英便拉着他往屋里请。

陈文英说,店里每天都有快递来的提货单,依明江·买买提每次都送件上门,时间长了,周边的商户都只认他。

送件出来,依明江·买买提指着市场说,2000年时,这片还是荒滩,现在已是国际物流园了。

依明江·买买提还不知道,乌拉泊国际物流园项目,是“十二五”首府重点民生工程,投资44.77亿元,将建成一个农副产品现代物流园。

送件的终点,是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走的乌拉泊村。车刚进入村口,就听见车窗外呼呼响的风拍打着车门。

要是赶上风吹雪,车都在路上摆,得死死抓住方向盘。”依明江·买买提说,他熟悉这里每个村民。每到一处送件点,见到的人都会跟他握手或打招呼。

这条送件路直线距离原本不到20公里,但依明江·买买提却要走60多公里。按理说只需1个小时的行程,他却用了近6个小时。

乌拉泊村辖区有离城市最近的地下水溢出带,年出水量接近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量的2/3,是一级水源地。为保城市饮水安全,2006年初,乌鲁木齐市决定对水源地附近的近600户农牧民集体搬迁。2010年10月富村安置房完工,每户安置房占地300平方米。

以前往村里送的多是信件和报刊,近两年,网购的快递包裹多了起来,“别看一些村民大姐年纪不轻,也时尚着呢,前两天我还来送了箱网购的面膜呢”。

我没觉得一个人送件孤独,许多村民都是我的老朋友。”依明江·买买提说,一些搬到新村的村民,如今在新村开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好,他也很高兴。 (王璇 陈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