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从公交变迁感受城市发展

11.06.2015  13:40

    我喜欢看电影的零点首映场。在乌鲁木齐红山站乘坐BRT1号线快速公交,大约40分钟后能够到达苏州路的新疆中影国际影城。与白天的车水马龙相比,我更喜欢夜色中的BRT,一个个中央岛式站台透着柔和的灯光,让人倍感温暖安定。

    10年前这座城市没有零点首映场,没有BRT,我刚刚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走街串巷跑社会新闻。那时候最常坐1路公交车,路不宽,也没有这么多高楼。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乘车的人特别多,黑压压全都往车上挤,新医路路口常常堵车。有时候加班写稿会很晚,等不到公交车只能去乘坐私人承包的中巴车,车小人多,司乘人员态度恶劣,经常会碰到司机急刹车猛拐弯,满车人东倒西歪却不敢说什么。

    时光荏苒,我依然奔赴在采访一线上——民房火灾、小区停水、天然气闪爆、脚手架坍塌……还有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和感动。繁忙之后的周末,我会去和平都会看一场电影,喜欢乘坐公交车慢慢穿过城市,看人们来去匆匆,那一刻城市是柔软的。

    我欣喜于这个城市在我眼中一点一滴的变化。

    2008年友好路改造之后,红山转盘至新医路路口路段变得不那么拥堵。1路车延伸出来的101、102、103、111……大路通衢,乌鲁木齐也犹如装上轮子的巨擘,纵横驰骋。

    到了2011年,BRT正式运行,原有的1路公交车取消。BRT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乘车环境得到了改善、同站换乘免费让我等普罗大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更在于使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跨入现代交通行列。

    从银川路到红桥,是现在BRT2号线运行的两端。而在2012年8月20日之前,BRT2号线由银川路止于教育学院(当时为方便市民乘车,暂时延伸至三屯碑)。公交延伸的前提是城市的不断扩大,道路的不断延伸。由西向东由南至北,我看到曾经的低矮平房被高楼大厦所代替,道路愈加宽阔平坦。

    BRT的开通仅仅是个开始。2014年3月20日,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从1953年乌鲁木齐市第一条公交线路——8路公交车在新华北路上线营运到如今“有路就有公交车”,从最早的通道车到BRT再到地铁,从GPS导航到无人售票,从电子报站器到LED电子显示屏,从公交线路的不断延伸到公交场站建设……乌鲁木齐60年公交发展史,不仅演绎着城市硬件的提升历史,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整体面貌的发展变化。

    时至今日,我的出行首选仍是公交车,始终觉得它是深入一座城市的触角,能够最近距离地感受城市发展的脉动,使我离它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