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交通枢纽路网建设 编织城市畅行蓝图

15.12.2015  13:07

   

  9月20日13时06分,车辆行驶在阿勒泰路-西北路高架桥道路。(资料图片)

  

  红山网讯(记者王媛媛)阿勒泰路高架、河北路东延高架通车、地铁1号线的全面建设、地铁2号线的开工、BRT线路成网……即将过去的一年,也是“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年,按照“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乌鲁木齐主动作为,立体交通建设赢得先机。

  破解拥堵这道难题,不仅是百姓的期盼,更是考量城市宜居指标、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和基础。今年,乌鲁木齐一方面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挖潜、提升、完善,加大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方面加速建设BRT快速公交、地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构建与空间拓展功能布局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以交通引导城市提升和空间结构的调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疆正重启亚欧财富走廊,交通运输合作是先行领域和重要基础。新的起点,乌鲁木齐在通向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的道路上延伸腾飞……

   【中心城区】

  缓解拥堵    提倡绿色

  阿勒泰路高架通车后,家住七纺的吴磊每次去木材厂上班,都会走阿勒泰路高架,“我从家出来上克南高架,从西北路匝道下桥后右转就可以直接上阿勒泰路高架,一路向北,也就20分钟,就到木材厂了,比以前起码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今年9月20日,全长近6公里的阿勒泰路-西北路高架正式通车,同时缓解了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南北交通压力,方便中心城区与国际机场、高铁枢纽的快速交通联系。

  “现在从西北路到机场也就15分钟,真的很通畅,以前阿勒泰路车多,从南到北起码在半小时左右,遇到堵车时间更久,现在好了,往机场送人,除了东西外环、城北主干道以外,又多了一条路。”出租车司机张强说道。

  同时,阿勒泰路高架设置了16条匝道,相当于每700多米设置一对匝道。这主要考虑到阿勒泰路首先要满足沿线交通出行需要,而且车辆可以快速实现各个片区路网的转换。

  修建阿勒泰路高架也是考虑到乌鲁木齐整体道路状况。首府三面环山,呈现出中心城区南北狭长、东西狭窄“T”形分布的城市形态,道路建设主要依托地形地貌使得路网结构不够完善。由于南北向贯通道路少,各个方向的交通转换大都需通过南北向道路汇集再分流,作为乌鲁木齐第一条南北向快速路河滩路及城市主干道阿勒泰路自然承担起南北向交通的重任。

  根据规划,“”字型城市快速路骨架内部将构建“三纵三横”交通主干道,最终实现外环线内南北畅达、东西贯通的目标。目前“”字路已经构架起了中心城区高架快速路网,快速路通行能力提高了30%。与之相互连接的“三纵三横”道路,部分还存在“梗阻”现象。而阿勒泰路正是“三纵三横”中的一条西纵线,由于交通流量超负荷,今年首府对其进行了改造。

  在建设阿勒泰路-西北路交通改善工程时,乌鲁木齐首次提出了公交绿色走廊的概念。由于今年建设的BRT4号线一期工程途经阿勒泰路及西北路,恰好在高架桥下设置BRT专用道,共有10个站点。

  绿色公交走廊不仅仅是服务于BRT、公交车,还要同时服务于小汽车、行人和停车等多种交通功能,引导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新区疏散。改造后,阿勒泰路及西北路已经形成“高架-地面-BRT专用道”组合式断面形式,可以让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影响。一旦BRT4号线运营后,可以促使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其他车辆车速将明显提高,可以惠及全路网的居民出行。

  目前,阿勒泰路-西北路沿线专用道、公交站点、行人过街、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完善,最终让阿勒泰路-西北路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谐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

   【城北】

  道路延伸    空间扩大

  阿勒泰路高架通车后,紧接着河北路东延高架于9月25日通车,实现了河北路与河滩快速路的互通。对于司机朋友来说,如今的河北路不再是断头路了,河北路上的车辆可以从高架或地面道路直通河滩快速路。

  河北路东延工程是高新区(新市区)东西向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起点为四平路,经鲤鱼山路连通河滩快速路。高架共设3条匝道连接河滩路,其中,一条匝道为河北路下桥进入河滩由南向北快速路,一条匝道为河滩由南向北快速路进入河北路,一条匝道为米东南路由南向北进入河北路。通车后不仅提升城市北部片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而且缓解喀什路立交与河南路立交的交通压力。

  随着城市骨架被拉大,目前河北路沿线的商家和居民日渐增多。而河北路东延打通工程使得沿线商家进出货愈加方便、居民的出行也愈加便利。“以前到新华凌市场进货都要从喀什路立交桥绕到河滩路上,容易堵车,现在出门一公里就上河滩路了,非常方便。”河北路上一家装修装饰公司老板张先生说道。

  近年来,首府按照“南控北扩、西延东进”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城市向北部新区拓展、向东西两翼延伸,城市发展框架逐渐拉大。乌鲁木齐高铁片区、白鸟湖新区等地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条快速通道连通中心城区。而新医路西延与乌奎互通式立交工程的即将通车无疑为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

  目前,从市区进入乌奎高速,市民主要选择机场高速、西山、苏州路三条道路。而新医路西延与乌奎互通式立交工程位于新医路西延与乌奎高速路交叉处,为苜蓿叶全互通立交,新医路西延主线上跨乌奎高速公路。工程现已基本收尾,建成后,首府市区进入乌奎高速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

  出租车司机刘成亮说:“一直盼望立交桥赶紧通。如果通车了,从乌奎高速可直接进入维泰南路、卫星路,直接连着高铁片区,以前一般都走苏州路西延。

  新医路西延与乌奎互通式立交只是新医路西延工程的一部分。新医路西延起点向东跨越现状乌奎高速公路、现状兰新铁路,继续向东跨越西外环,采用隧道穿越平顶山后,终点与现状新医路与阿勒泰路交叉口相连。道路全长7.27公里,双向6~8车道不等。待工程整体完工后,将成为城市向西的重要走廊和辐射路。

  乌鲁木齐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更是交通要道,所以乌鲁木齐也在不断加快构建“三环十五射”的路网骨架。而城北主干道、苏州路西延、苏州路东延、新医路西延等道路的建成及开工,为“三环十五射”快速路网骨架奠定基础。

  根据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乌鲁木齐市要建成以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道路网络骨架,次干道、支路为道路网基础,功能分明、层次合理,与其它交通方式网络平衡发展,布局结构合理、内外衔接紧密、主次衔接有序的高效道路交通系统。

   【BRT】

  线路成网    智能运营

  乌鲁木齐BRT4号线一期工程、6号线计划近期通车运营,届时两条线路将与已经运营的BRT1、2、3、5、7号线形成网络,真正实现BRT快速公交网络一体化的智能运营。

  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目前,乌鲁木齐建设运营5条BRT线路,运营线路达67.6公里,日客运量35.85万人次,乌鲁木齐以BRT为支撑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逐步形成,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专有的路权、先进的车辆、设施齐备的车站、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快速公交舒适、快捷、安全,也赢得了市民的赞誉。

  今年开工建设的BRT6号线位于主城区的东北侧,主要服务米东区和主城区间居民的出行需求。全长18.54公里,全线设置22个站点,北起米东区轮台东路停车场,终点站为北郊客运站,途经122中学、中颐北路、中颐南路、米东区政府、园艺村、古牧地、碱沟西路、米东客运站、稻香南路、开源街、小水渠、轻工学院、永祥街、二钢、卡子湾、恒通街、五建、河北东路、红光山、东八家户、北郊客运站。

  而BRT4号线一期工程长14.178公里,设置19个站点,分别为机械厂、轴承厂、植物园西、太原北路、上海路、厦门路、卫星广场、河南西路、阿勒泰路北、苏州西街、蜘蛛山、贵州路、嘉和园、阿勒泰路南、头工、博物馆、明园西路、西虹西路、红山站。

  BRT6号线可与BRT7号线在北郊客运站进行异站换乘;BRT4号

  线可与BRT1号线在机械厂、轴承厂免费换乘,在红山站与BRT1、2、7号线支线免费换乘。BRT4、6号线站台以中央岛式、路中侧式为主,特殊路段站点设置在路侧。

  目前BRT智能设备所有安装工作已经结束,12月7日已经开始联调联试,为BRT4号线和6号线通车运营做好准备工作。

  BRT4号线一期工程及BRT6号线的智能设备吸取了前几条BRT线路的经验,并进行了改良。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交通优化室工程师于良辉说:“比如安全门有一些是电脑操作,BRT站台人员提出不易操作,今年把这个改成了手动盘操作,方便乘务人员操作。站台在智能系统还有电源设计方面都采用了更加环保节能的设备。站台内智能设备包括四大类,智能调度系统及监控、自动售检票系统、安全门系统和安检系统等。

  BRT除了改变了乌鲁木齐单一的公交模式外,也以最富性价比的方式缓解首府交通拥堵难题。今后,首府还将继续优化和建设快速公交网络,加强薄弱区域定位,调整与轨道交通重合的1、3号线,对于轨道交通没有覆盖的区域进行延伸,并逐步优化营运组织模式,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地铁】

  全面推进    完善功能

  2014年3月20日,地铁1号线开工;2015年5月15日,地铁1号线首段单线铁路局至体育中心区间的右线隧道贯通;9月30日地铁大西沟车站封顶;11月12日,植物园站至迎宾路口站区间双线贯通……目前地铁1号线工程全面加速推进,并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

  众所周知,地铁具有运力强、速度快、无污染等特点,而根据乌鲁木齐的规划,到2020年,乌鲁木齐将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7.9公里,形成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届时将大大拉近新老城区间的联系。预计单程用时20分钟。随着两条地铁线路的开工建设,乌鲁木齐的地铁梦已经越来越近。

  地铁1号线南起三屯碑,终点为地窝堡国际机场,全长27.6公里,全线共设21座车站,沟通了老城区、高新区(新市区)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它的建设能有效缩短城市南北两端的距离,为中部“蜂腰”地段提供强大的公共交通运力支持。计划2018年实现全线洞通及完成全线铺轨,2018年12月前1号线北段试运营,2019年全线通车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南起延安路,经延安路、大湾路、幸福路、人民路、黑龙江路、南昌路、平川路、维泰路至终点华山路,线路总长19.35km,全线设车站16座,其中换乘站4座,将于2020年通车运行。该线一期工程也是目前我市投资规模最大的PPP项目,项目的成功运作对于我市逐步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和拓宽融资渠道有着重要意义。

  从蜿蜒的线路图上看,地铁1号线串联了中心城区内绝大部分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二道桥、南门、八楼、铁路局,不仅城市南北交通瓶颈打通了,还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在地铁沿线,一些新兴的商圈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带来地铁商业新一轮的兴起和发展。

  当前,乌鲁木齐市正开展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申报,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有更多的轨道交通线路开工建设。同时,首府还将完善轨道交通服务功能,加强轨道交通对主要交通走廊和重点发展地区的服务,支撑和引导城市合理空间布局形成。

  未来几年,乌鲁木齐将进入“地铁时代”,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构建乌鲁木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路径。除了能为市民出行提供极大方便、拓宽城市空间外,还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将各种经济元素汇聚起来形成合力,创造出一个个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集商业、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配套的地铁生活圈。

  目前根据首府的规划,未来10年乌鲁木齐市将创建与西部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公交都市,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定制公交、租赁自行车为补充,客运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600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100%。公交出行占全方式的比例达到35%。

  大手笔谋划建设立体交通网络,提升的是城市承载能力,铸就的是经济发展的腾飞之路。城市框架将被拉开;城市产业发展以此为契机实现升级换代……“十三五”时期,对乌鲁木齐来说又是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