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培智班 有点希望有点愁

30.11.2014  14:47
乌市培智班 有点希望有点愁 - 市政府
来源: news.ts.cn

   乌鲁木齐市四个培智班缺师资缺场地

  

  11月28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红旗路西娱八方娱乐城四楼的训练场,乌鲁木齐市十二小培智班的学生开始了训练。这些学生克服了自身条件的障碍,艰苦训练,一年多来他们进步很快。图为:轮滑队的同学们正在周老师(右)的指导下努力训练。

  (记者罗玉 李铁军摄影报道)上周六(11月22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报《花季周刊》报道了15岁智残少年小可(化名)艰难求学的故事,小可患有“精神发育迟滞”,虽然医院认为他症状较轻,可以“随班就读”,但由于在学校行为怪异,还有很强的攻击性,再加上一些家庭因素,使得他多次转学,至今仍无学可上。

  近日,乌鲁木齐市12小的老师周晓梅了解到小可的情况后,希望能让这个孩子到她的班里学习。她说:“小可到这来,可以更好地康复,而且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了解到,周晓梅所带的班级是乌鲁木齐市12小专门为智力障碍孩子们开设的特殊教育班——培智班,像12小这样的培智班,在乌鲁木齐市有4个,它们分别在乌鲁木齐市5小,乌鲁木齐市12小,乌鲁木齐市26小和乌鲁木齐市36小。目前,共有70多个孩子在这些学校的培智班里学习,而在周老师的班里,就有超过50个孩子,甚至比普通教学班的人数还多。

  周晓梅说:“我们这里的孩子年龄从4岁到24岁都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培智班是全市所有培智班中办得最好的,很多家长都是慕名而来的。

  据记者了解,尽管乌鲁木齐市12小的培智班办得有声有色,但依旧难掩首府培智教育遇到的种种困难。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智力

  “周老师,早上好”、“早上好,雯雯”,“周老师,看我的新鞋子漂不漂亮”、“哎呦,真好看”,“丁丁,今天训练要加油”,11月26日一大早,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红旗路西娱八方娱乐城四楼的乌鲁木齐市12小培智班训练场,记者见到了周晓梅和她的培智班孩子们,孩子们一见到周晓梅都非常高兴,有的还主动和她打招呼。

  早上十点半,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了训练场,脱掉他们厚重的冬装,开始换训练服,虽然换衣服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却非常困难,需要家长的帮助,但这些孩子换衣服时的每个动作都做得很认真。

  换好训练服,孩子们就像回到了自己家,拿起篮球欢快地玩了起来,而家长们则像多年的老朋友,坐在一边相互聊着关于孩子的一切,“跟着周老师做康复很有用,我儿子来之前几乎不会说话,只是偶尔蹦出一两个字,现在不仅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能叫爸爸、妈妈了。”一位家长激动地向周围的几位妈妈讲述着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

  周老师说:“在这里,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家庭成员,而我就是家长,大家每天分享着孩子的变化,有什么烦恼也互相倾诉,互相安慰。

  随着训练老师的一声哨响,孩子们齐刷刷排成三排,认真地跟随老师的口令,做着准备活动,拍篮球训练,腰鼓训练,轮滑训练……每一个项目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咚锵……咚咚锵……”一阵整齐的鼓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孩子们每个人背着一个腰鼓,跟着老师的节拍敲着,节奏整齐划一,还不时变换着鼓点,一位家长说:“如果只听声音,完全想不到这是一群智残孩子敲出来的。

  周晓梅告诉记者,在刚开始成立轮滑队、腰鼓队时,很多人都觉得她做的事不靠谱,他们认为,轮滑这个项目正常孩子学起来都不容易,更何况这些智残孩子,纯属浪费时间。“我在一次去内地学习时看到人家的智残孩子通过学习轮滑,逐渐恢复到可以完全自理,自那以后,我就坚定了走‘运动康复’这条路的决心。”周晓梅说。

  周晓梅说:“其实运动可以激活人的脑细胞,这些智残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运动训练提高智力,腰鼓、轮滑就能锻炼智障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四肢动作控制能力以及平衡能力等。”据她介绍,很多完全不能站立或者一迈步就摔跤的孩子通过在这里的康复训练能自己走路了。她说:“我们这就有很多自闭症或者行为怪异的孩子,经过训练逐渐康复,如果小可从小能进行系统的训练,也不会成现在这样,但现在开始也不晚,只要他来,一定会有改变的。

   培智路上困难重重

  据了解,首府培智班的开设时间超过20年,目前,培智班的办学路可谓困难重重,周晓梅说:“现在首府的培智班缺少老师、缺少场地、缺少器材,而社会关注度低,也是制约培智班发展的问题。

  周老师说:“按国家规定,每四个智残孩子配备一个专业老师,但是我们这50多个孩子,只有两个专职老师,有时候根本看不过来,就需要家长帮助,所以,很多妈妈都担负起专职照顾孩子的任务,没法工作,使得他们的家庭都特别困难。

  乌鲁木齐市26小培智班班主任朱红庆说:“缺老师是培智班面临的难题之一,我们班三位专职老师,虽然有两位进行过专业培训,但师资短缺使得我们上课也只是按照教材进行,没办法让学生做其他的训练。

  要做康复训练,场地是必需的,周晓梅说:“神采飞扬公司多年来一直免费给我们提供场地,但由于今年生意不景气,公司希望我们能承担一部分租金,这我能理解,也很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慷慨援助,所以就到处筹集资金,那段时间着急上火,连嗓子都发炎了。”好在,天山区残联解决了资金问题,使得培智班的孩子们能继续在这里训练。

  正说着,一位场地管理员对周老师说:“我们接到通知,这里要断电了,赶紧解散。”周老师急忙打电话求助,过一会儿,她说:“还好,总算是解决了,他们同意我们训练到12点半,但下午我得去找他们,还得给电力公司打电话,要不然明天就没办法训练了。”像这样的小问题,周老师常常能遇到,为了这些孩子,除了上课,她总是在接打电话,或者到处奔走。

  乌鲁木齐市第36小学德育主任倪娜说:“虽然我们只有五六个孩子,但受制于没有专业的场地,上、下课时间都得和其他的孩子错开,以免这些残疾孩子受伤害,而且这些孩子只认自己的老师,如果换老师对他们不好,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能是保证他们的安全。

  周老师说:“现在能在培智班得到训练的孩子只是少数,由于缺乏宣传,还有很多像小可这样的孩子不知道培智班的存在。

   希望有属于他们的学校

  乌鲁木齐市12小培智班的学生丁丁,今年已经20岁了,小时候被确诊为脑瘫,多年来一直没办法自己走路,而他的妈妈丁素萍也十几年没有上过班,一直陪着他到全国各地求医、做康复。

  丁素萍说:“我们试过很多康复训练方法,效果都一般,自从来到了周老师的培智班,他的进步非常明显,都可以自己走路了,如果能有一所专业的学校,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复训练,将来他能照顾好自己,能融入社会,我们也就放心了。

  周晓梅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大心愿就是可以有一个属于智残孩子们自己的学校,可以让他们系统地学习文化课,有很大的场地活动,可以有更多更专业的康复器材,有专业的老师帮助他们康复。她说:“为了他们的康复我可以克服任何困难,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群体,有更多有能力的爱心企业、个人加入到帮助培智教育的行列中,让这些残障孩子体会到更多的温暖。

  乌鲁木齐市残联副理事长范庆儒说:“我们知道家长们的想法,也和他们有一样的愿望和诉求,但是办学校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合作,因此,未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让培智班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