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释放的内外效应

11.11.2014  11:33

    一旦中韩贸易区的红利显现,东北亚的经济格局就将发生新的变化,长远看还可能对地缘形势产生影响。不仅有对外效应,也有对内效应;不仅有市场意义,也有制度建设的意义。

  昨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共同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的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共17个领域,涉及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中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5月启动,用时2年6个月、历经14轮谈判达成协定。这一成果,既反映了中韩两国的经济依存度持续提高的现状,也为今后两国的经济共赢奠定了新基础,而更重要的是,还为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样本。

  根据协定,中韩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降低或取消关税门槛后,两国的出口竞争力都将因此大大增加。据韩国统计,韩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已经占据出口总规模的29%,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预测,自贸区协定生效5年内,韩国GDP有望因此最高提升1.25%。而中国GDP规模已达到了韩国的7倍,因此能够承受韩国商品的大规模进入,除中国消费者受益外,也为中国有竞争力的产品开辟了新市场。总体上,中韩自贸区谈判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而中韩自贸区的意义不仅于此。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经济规模都处于世界前十,但长期以来缺乏自由贸易的总体安排,这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是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历史问题拖了后腿。中韩自贸区对于拟议中的中日韩自贸区具有刺激作用,而且,一旦中韩贸易区的红利显现,东北亚的经济格局就将发生新的变化,长远看还可能对地缘形势产生影响。

  作为亚太地区发展最快的两个经济体,中韩自贸区对于亚太经济的一体化也有助推作用。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日前即表示,对于与中国签署自贸区协定非常乐观。双边性质的自贸区谈判进展加快的势头,既可以为更大范围的亚太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和谈判积累经验,也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不仅有对外效应,也有对内效应;不仅有市场意义,也有制度建设的意义。以中韩自贸区为例,今后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和投资谈判,将依照负面清单模式进行。这有助于国内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就此而言,推动与境外经济体的自贸区谈判进程,也是中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衔接的进程。(特约评论员徐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