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看新疆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新疆,有着适宜棉花生长的独特气候条件,雪白的棉田是这里农业发展的一张生动名片,占比全国87.3%的产量,更证明了作为全国最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的强劲实力。
中国棉花看新疆,能看到的远不只是产量。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批量作业的现代化农机装备、协同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都是新疆棉花产业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从普通的棉花生产优势区到全国最大商品棉生产基地,从特色产业到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正是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也是全区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如今,一个产量大、效益好、底气足的新疆棉花产业已在全球棉花产业链中站稳了脚跟,代表中国好品质的新疆棉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景象。
产量大提质增效品质优
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产能优势无疑奠定了新疆棉花产业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强劲实力。
近年来,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次宜棉区和风险棉区逐步退出棉花生产,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提升棉花供给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生产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2020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在调减200万亩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增产,品质和效益已经成为新疆棉花在产量之后形成的新的竞争力。
“纤维一致性差一直是我区棉花产业的短板,这些年随着全区棉花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这一短板正在被快速补齐。”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研究员阿里甫·艾尔西说,近年来,我区相关部门针对机采棉发展中“棉花品种”的制约问题,从棉花资源研究到机采棉品种培育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大提高了棉花品种选育能力。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新疆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育种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得到大面积应用,有力推动了棉花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020年,新疆自选培育的机采棉新品种亩产突破690公斤,质量达到双31标准,在经过轧花后依然能保证棉绒长度和韧性,完全满足中高端生产企业对优质棉的要求。同时,随着棉花品种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的不断优化,全区棉花万亩以上主栽品种覆盖率达75%,原棉品质一致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今,新疆棉花已成为国内棉纺织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料保障,新疆棉纺企业普遍使用了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自动装置,建成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体现了国内棉纺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已成为国内棉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效益好现代经营根基牢
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依托的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生产技术,这一点从全区棉花机械化发展的进程中清晰可见。
“十三五”以来,全区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以年均超百万亩的速度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棉花机耕、机播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棉花机采率达到75.5%,采棉机总数超5800台,棉花生产呈现规模化种植比例增加、种植成本降低、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发展态势。
“我们合作联社实现了对棉花生产的全过程管理。”阿瓦提县鑫汇诚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雷延刚介绍,棉花由合作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后,亩均生产成本可降低380元、实现增产120公斤,棉花生产亩均收益增加1100元以上,效益提升明显。
机械化的推广提升了棉花生产综合效益,为机械化推广创造条件的则是土地的流转与整合。近年来,阿瓦提县积极推进土地平整、高效节水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完成土地平整面积超100万亩,不仅提高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夯实了棉花产业发展基础。
“我在合作社从事农机驾驶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塔木托格拉克村村民艾山江·吾斯曼高兴地说,合作社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机手的工作也越发忙碌。如今,既会开拖拉机也会开采棉机的他,每年从3月一直忙到12月,参与棉花的耕种收全过程。
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高效节水)面积已超600万亩,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植保、植物生长智能监测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因为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平整开阔的现代化棉田里,弯腰作业的拾花工少了,现代化的采收机械成了“主角”。也正是得益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的提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一批像艾山江这样的普通农户参与到棉花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根基。
底气足产业健全潜力大
新疆不仅具有适宜棉花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更具备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
“种业自主创新是我区棉花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阿里甫说,近年来,全区棉花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批优异的自育品种相继被审定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自育棉花品种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占比达90%以上。
“自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无疑是棉花产业软实力的一种表现。”阿里甫介绍,随着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棉花品种的选育效率和缩短选育周期,培育出产业所需的优异品种,更好地满足产业链下游对棉花品质的需求。
最近一段时间,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处处是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生产公司新研发的4MZD—6A型自走式打包采棉机,这台“新疆造”打包采棉机可以将收获后的棉花直接打包,减少环节,提升采摘效率,降低棉农的运输成本。
“国外打包采棉机成本高,售后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希望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工程师刘均天说,该公司研发团队借鉴原有的厢式采棉机开发经验,经过3年努力,4MZD—6A型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正式面向市场投产。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优势不仅体现在产量大、类型丰富,健全的产业基础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潜力所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戴俊生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已不仅成为全国最重要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棉花基地,还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成为棉花产业技术、装备、人才的高地。
“新疆及周边国家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近一半,合作和市场前景广阔。”戴俊生说,可以通过合作经营等办法让新疆在棉花产业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在更大市场得到普及推广,进一步提高棉花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让产业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