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中国向西开放“崭新试验田”

12.09.2014  08:55

   【问题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霍尔果斯外贸上的没落,不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是自身造成的。如今,霍尔果斯正在展现昨日的辉煌,想必这其中也经历了一番砥砺吧?

霍尔果斯正走向世界。

   【访谈专家】 许新明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

  在中哈边境建立贸易投资合作区的最初构想始于1992年,当时香港一家公司提出在霍尔果斯口岸投资1.5亿元建设一座横跨中哈两国领土、面积2.6平方公里、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全封闭国际自由贸易城,该项目得到了中哈两国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但后来因其内部原因停工。

  尽管出师未捷,但两国边境合作的无限潜力已在伊犁人心中生根。到了1997年,口岸计划利用边民互市的方式形成中哈间贸易的一个通道,当初的定位是国际区域性的商品集散地和采购中心。但很快,霍尔果斯的没落使得这些本可以实现的梦想都一时间变成了“空想”。

  中央站在长远发展,稳定巩固,加强周边国家的合作与长治久安的高度。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全面考虑后,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6月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哈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建立“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2005年7月胡锦涛与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06年9月胡锦涛主席视察霍尔果斯,高度关注合作中心项目的进展。2007年春节后,哈国总理马西莫夫考察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决定设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将霍尔果斯置于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俄罗斯、中东地区的最前线。2011年12月2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启动仪式、中哈铁路对接仪式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与哈国副总理伊谢克舍夫出席剪彩仪式。

   【问题二】 封关运营”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营。

   【访谈专家】 杨继宏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宣传部副部长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沿中哈界河横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经由专门通道连为一体,实行全封闭管理。中心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面积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面积1.85平方公里。中心中方区域的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等。

  封关运营就是按照“境内关外”的思路,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合作中心建成投用后,“一关两检”等进出境查验机构退至合作中心入口处,进行“二线”管理,边境线不设立查验机构。合作中心中哈双方区域全部实行封闭管理,由横跨中哈两国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合作中心各自一侧受本国的司法管辖,适用本国现行法律及有关国际条约、中哈协议。

  按照“境内关外”的运作模式,凡是进入合作中心的人员和货物都视为出境,必须接受海关查验和边防检查,但为了满足还在建设期的工程需要,监管机构创新了很多灵活措施。如在先封闭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对由中方境内进入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对由哈方进入中心中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问题三】 6月26日,霍尔果斯市正式批准成立。目前,霍尔果斯仅有人口8.5万人,它能够承载西部开放桥头堡这个重任吗?

联检大厅内,人流汹涌。

   【访谈专家】 张培松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商务经信局局长

  新成立的霍尔果斯市直接面对的地区——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再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这一地带恰恰是中亚地区的人口稠密区、经济发展带和市场中心,而且最大覆盖半径100公里左右,为国家充分利用霍尔果斯向西开放打下了很好的人口基础和市场基础。

  目前,中哈双方在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规划的40多个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可以为两国提供至少7万多个就业岗位,初步测算每天能够形成30多万人次的流量。

  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霍尔果斯在我国向西开放进程中的桥头堡地位显然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