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从7个方面加大打击非法开荒力度

17.10.2014  17:25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目前,州、县市两级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整治工作均成立以州长、县市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自治州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开展非法开荒与民争利专项整治”专项整治工作,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和非法开荒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尤其是在春耕时节,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监管力度,设置24小时轮流值班卡点,严格审核进入重点区域人员及农资。通过联合动态巡查、联合执法、设置卡点、采取断水断电、拆除非法供电取水设施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开荒行为。(二)明确土地处理办法。在对全州2006年以来各类土地开发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针对以往非法开荒土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处理非法开荒的意见》,明确了非法开荒分门别类的处理办法,为处理非法开荒问题提供了依据,加快了土地问题清查进度。(三)全面开展农用地大清查工作。制定了《巴州农用地大清查实施方案》,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农用地大清查,进一步摸清各类农用地的详细面积,为自治州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分配,打击非法开荒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北四县已完成航测及数据处理,年底前完成轮台县航测及数据处理,明年完成其它县市相关工作。(四)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有针对性在各县市划定重点区域,动用无人飞机进行航巡,对重点区域每季度巡查一次、非重点区域半年巡查一次,形成1:2000的航空影像图及电子数据,通过对比图像,及时发现非法开荒线索。同时,组织国土监察执法人员加大动态巡查联合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处置非法开荒问题。(五)动真碰硬从严查处。2013年,全州共查处非法开荒案件130件,非法开荒面积:2.8万亩,国土部门立案查处非法开荒案件118件,结案118件,处罚非法开荒面积2.4万亩,收缴罚款414.4万元。移交公安部门10件,涉及开荒面积2093.22亩,移交畜牧部门2件,涉及开荒面积1949.2亩。(六)部门联动源头管控。林业部门以基层管护站为基础,实行划片分区负责制度,将林地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到岗;水利部门严格取水许可制度,规定新打机电井及新增水源由县市初审、州水利局统一审批,并与电力部门建立业务长效联动机制,设立申请架电的前置条件,形成上下联动、水电联动制约非法取水行为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全州范围组织在机电井安装IC智能水表1800套。坚持以水定地,根据区域水情,提出耕地发展规模,对用水指标明显不足的县市,强制施行休耕、退耕,今年全州退耕休耕面积达到40万亩。(七)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三条红线”的要求,切实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通过价格杠杆作用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同时,按照分类计价的原则,进一步拉大高耗水行业的价格差异,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不断优化和调整用水结构,建立与巴州水资源状况紧密相连的价格机制,以保障自治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