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古墓群“13连墩”的文化符号遗址“现形”
已露出地表的石阵自北向南,一字排开,由13个摆放成圆圈状的石堆组成,专家们称之为“十三连墩”。(新华社记者赵春晖 摄)
在考古专家用手铲和刷子清理了多日之后,一个呈条状分布的石阵完整地露出了地表,呈现在天山脚下。这一被称为“13连墩”的文化符号遗址“现形”,把新疆游牧部族“尊七”的历史推到了两千多年以前。
已露出地表的石阵自北向南,一字排开,由13个摆放成圆圈状的石堆组成,正在此间清理挖掘的专家们称之为“十三连墩”。石阵位于新疆东天山古墓群考古发掘基地B区,每个石堆相隔约1米左右,其中有12个石堆的直径接近2米,而位于阵列正中的石堆,规模明显较大,直径超过3米。
“现在可以确定,这是崇拜‘七’的文化遗址。”正在现场指挥发掘工作的巫新华博士说。“石阵从北向南数,到中间最大的石堆正好是7;从南向北数,也是一样的。”巫新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他全权负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研究员覃大海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殉葬马的遗骨。(新华社记者赵春晖 摄)
刚发现不久的东天山古墓群,位于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南部的平顶山区,西距乌鲁木齐近300公里,这里丘陵起伏,缓坡连绵不断,被漫山遍野的旱田作物装扮得五彩斑斓;而两百多年前,此地却是一望无尽的草原。
目前考古学家们对古墓群重点封土堆的清理工作已经完成,开始对部分墓穴进行发掘。尽管眼下已经出土了完整的殉葬马的遗骨,以及彩色陶罐等遗物,甚至还清理出了形似“太阳”的墓地,但让专家学者们深感兴趣的还是排成一字阵的这13堆石块。
“这应该是此次考古发掘以来最重要的收获了。”巫新华说。作为东天山古墓群的一部分,这一石阵周围覆盖的封土刚刚被清理干净,向下的发掘还未开始,因此,这些石堆到底是墓葬还是用来祭祀的,目前还无法确定。
与中原农耕地区“以九为尊”不同,“七”在以中亚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人群中,有着重要的文化涵义:新疆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现在仍保留着“尊七”或崇拜“七”的传统;在伊犁草原上,哈萨克族牧民娶亲,至今还保留着嫁娶双方之间至少要横隔7条河的风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研究员覃大海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殉葬马的遗骨。(新华社记者赵春晖 摄)
在此次考古发掘所在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长吾尔肯的移动电话号码最后三位数都是“7”。吾尔肯回忆说,十几年前,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号码,使用至今,因为在他看来,“七”就代表着完美、吉祥和幸福。
吾尔肯说,他现在甚至不用经过大脑,就能脱口说出自己的祖父和曾祖父等祖上七辈人的姓名。年少时,父母要求他必须牢记。因为有哈萨克谚语说:“不知七代祖宗,就不是合格的子孙。”
尽管数字“七”已渗透到一些曾经游牧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七”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遗址,固化在草原上的现象,却极为罕见。巫新华说,至少在新疆,这还是第一次发现。
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出了形似“太阳”的墓地。(新华社记者赵春晖 摄)
根据已发掘出的墓葬型制和采集的遗物,考古队专家初步推断,东天山古墓群距今约有2200年至2600年,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战国时期到秦汉之间。这证明,在中国新疆,游牧民族普遍“尊七”或崇拜“七”的风俗传统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有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天山北部的草原地带,正是塞种人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后这里才先后成为匈奴和突厥纵横的天下。中外不少历史和文化学者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短暂存在就消失了的塞种人,正是现今哈萨克族等操突厥语民族的祖先之一。
位于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南部的平顶山区,丘陵起伏,缓坡连绵不断,被漫山遍野的旱田作物装扮得五彩斑斓;而两百多年前,此地却是一望无尽的草原。(新华社记者赵春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