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县红枣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人民网且末9月4日电(通讯员 陈雪茹 丁建明)“且末玉枣”产自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北麓,有着“沙漠绿岛”、塔东明珠之称的且末县,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盛产美玉而得其名。生长在原生态沙质土壤中的枣树,引昆仑山纯净雪水浇灌,天然无公害栽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红枣。
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巴州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上,且末“玉枣”的亮相,引来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受到国内外众多客商的青睐。
位于且末县有机食品工业园区的新疆承天枣业有限公司也将自己的特色产品带到了展会。红枣原枣、保鲜红枣、红枣片……种类繁多,让食客流连忘返。该公司总经理尚卫东说:“公司在不断壮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遵循市场规律,打造 “王牌基地”、塑造 “精品园区”,以确保红枣原料绿色、环保、健康的优良品质与充足供应。倾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红枣品牌。此次参会就是想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提高红枣在本地加工转化能力,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该县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农民提高红枣林的管护水平,同时为拓展市场营销渠道。且末县积极吸引扶持有实力的林果业加工企业落户且末,使红枣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红枣产业的综合效益。2011年,年收储、加工能力达10000吨的新疆承天枣业有限公司落户且末,并投产,大幅度提高了且末红枣产业化水平。
且末县地处亘古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县域绿洲三面环沙,发展红枣产业,对改善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近10多年来,且末县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红枣产业发展,不仅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同时生态环境也明显好转。
且末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军在谈到该县红枣产业近期发展目标时说:“‘十二五’末全县红枣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产量达到30000吨,经济效益突破5亿元,有效株数达到2000万株以上,来自于红枣产业的收入占到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达到9500元。让‘且末玉枣’成为百姓致富的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