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新疆经济运行亮点解读之四

24.07.2015  12:46

    新疆日报讯(记者托亚 实习生王婷娥报道)2015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新疆经济运行企稳回暖,与往年不同的是,主要经济增长动力由过去的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上半年全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第二产业为36.9 %,第三产业达到58.9%,比重明显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

    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自治区落实培育创业创新和发展互联网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加快了物流信息化和农产品外销平台等的建设,旅游休闲消费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实行工商用电同价政策,统一将全区商业电价、非普工业电价下调为乌昌地区非普工业电价标准后,降幅达到25%至53%,为中小微企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8.1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1月—5月,全区重点调查的31个行业大类119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22.91亿元,同比虽下降1%,但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5个百分点,同时营业利润呈现明显增长。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2%,租赁业增长15.9%,商务服务业增长9.5%,教育业增长21%,卫生业增长22.9%等。

    重点调查的383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提高。分行业看,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增长2.3倍,文化艺术业增长1倍,租赁业增长15.9%,娱乐业增长11.1%,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增长11.1%,商务服务业增长9.5%。

    客货运输服务中,全区完成货运量34299.44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客运量17621.07万人,下降0.1%,其中铁路增长17.2%,公路下降8.9%,民航增长15.8%。机场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7.9%、7.1%。

    与此同时,全区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呈现出明显稳中趋好的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31亿元,同比增长6.3%。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类值看,与居住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6倍,家具类增长2.3倍;通讯器材类增长五成多;与文化娱乐相关的书报杂志类增长10.2%等,显示出消费市场充满活力,只有权重较大、影响较大的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呈下降态势,影响了我区消费市场的整体增速。

    住宿餐饮业全面回暖,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0.61亿元,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4.92亿元,增长3%,6月当月实现营业额增长10.9%,增速自2013年以来首次超过10%;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5.68亿元,增长7.3%。

    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共接待国内游客1568.42万人次,增长15.8%,消费220.72亿元;接待入境游客66.77万人次,增长7.8%,消费1.84亿美元。

    自治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三产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并不意味着今后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将保持首位,随着经济的持续回暖,相信今后二产仍将是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