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考古新发现:900年前荔枝树根 竟是苏轼乡情信物
苏宅里存活了900多年的荔枝树。
新发现的古井直径约50厘米。
经历了史上最大一次维修,备受关注的三苏祠将于明年初重新开馆。11月3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三苏祠博物馆获悉,长达2年多的维修过程中,工匠们在当年苏东坡的书房背后,意外发现一口一直未被找到的古井,“井口挨着苏东坡从小读书的地方,说不定里面能找到苏东坡当年使用过的物品。”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说,在井内发现明清瓷片等物品,不排除更深处,还藏有年代更远的东西。
除了发现这口神秘古井。三苏祠在修缮过程中还有两大考古新发现:馆内一株900多岁的荔枝树,或是苏东坡诗句中的原型;两片保存完好的青瓦片上刻有清朝同治年间字样,其烧制工艺非常精湛,最终,三苏祠博物馆和施工方以此为样本,定制了小青瓦、筒瓦等两类瓦片40余万片,用于保护维修。
发现一:
东坡书房背后 意外挖出古井
今年1月21日下午,林小平和工人一起,准备清理来凤轩背后一片乱土,在这里栽一些树。来凤轩是当年苏轼、苏辙两兄弟读书的地方。
在清理到来凤轩正后方时,工人突然发现,土层居然被挖穿,出现一个洞,洞内竟然还有反光。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土下面埋了一口井,用一块1米见方的木板盖住,上面铺了泥土。经过清理后,一口古井出现在大家面前。林小平发现,这口古井与苏宅古井竟然非常相似!
据史料记载,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是苏家留下的唯一遗迹,距今一千年。井水清爽甘美,长年不枯。据说饮此神奇的井水,会使人耳聪目明,濡染文豪灵气。井旁有一株约有三百年树龄的黄荆树,据说是苏洵亲手所栽。
林小平拿来卷尺,经测量,井口直径50厘米,近似圆形。井缘宽约20公分,最高处约30公分,最低处约15公分,部分井缘已经残损。再用竹竿一探,井深约7米,其中水深近4米。
疑是苏宅古井 可能遗留东坡物品?
2015年3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工地开始发掘,4月15日全部发掘结束。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具的《三苏祠来凤轩遗址完工简报》介绍:井台与井栏皆由红砂石构成,井壁由青砖与石块共同构成。井筒上部呈圆筒状,近底部略大,至底部呈椭圆形,袋状,底大于口。近底部井内呈椭圆,南北最大径约136cm,东西最小径约为110cm。暂时清理出的井壁由22层砖及5层石块叠砌而成。井底部由5层契形石块错缝平砌成圈。根据井的开口层位,结合井内出土遗物及井砖的形制,推测其年代为清代晚期。
不过林小平个人觉得,由于安全问题,发掘并未触及井底,因此许多疑问还未得到解决。“虽然初步判断是清代,但我观察后发现,和苏宅古井相比,两个井口大小几乎一致,所用的材质都是红砂石,造型也基本一致,所以年代可能会更久远。”林小平说,“目前井内浅层发掘出的碎片都属明清时期,但再往深处,不排除有年代更久远的物品。当年苏东坡在来凤轩读书时,年纪还小,说不定往里面丢了东西。”
发现二:
900多岁荔枝树 曾是苏东坡诗中原型
在三苏祠修缮中,一株死亡的900多岁荔枝树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
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时,在《寄蔡子华》中写到:“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追忆了当年离家时,在故宅与友人种植荔枝树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的眷念与苦不能归的乡愁。
在离开眉山,经历了名动京师、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东山再起,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苏东坡想起了老家眉山,想起了旧宅里的那株荔枝树,让人叹惋。”林小平说,重修过程中经考证,这株荔枝树就是当年诗中所写,现在只剩下“丫”状树墩。
在三苏祠工作了30年的林小平还记得,80年代,这棵荔枝还是活的,偶尔还能结出一两个果子。到90年代初,虽然几经抢救,还是没能救活,出现回水,最终枯死了。由于根系过于庞大,要完整取出这颗古树,可能危及旁边建筑,工作人员只能忍痛割爱,将根割断。在西厢房旁,这株已经存放了20多年的枯树,依然硬朗。古树周长约2米2,底部根系直径有2米多,颜色接近枣红。
这株等了苏东坡900多年的荔枝树被重新发现,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三苏祠会在原址进行展览,它也会成为三苏祠又一大景点。
发现三:
同治年间小青瓦 见证古人精湛烧制工艺
三苏祠重建,为何历时如此之久?两片青瓦给了答案。
2014年1月,维修三苏祠的工人,将前厅屋顶的小青瓦从屋顶一一卸下,堆放在草坪上。由于是民间小窑口烧制,全手工制作,因此小青瓦在尺寸上均不一致,质量也有一定差异。
在整理过程中,工匠突然发现,有两片青瓦,刻有年款和工匠名字。其中一片瓦背上刻着“大清同治十三年”,另一片瓦背上刻着“十月二十五日,向山良”,从书写规范程度上判断,不是官府定烧专用瓦,而是烧窑工匠自己刻上去的。“尤其是‘清’字,居然把其中的‘月’写成了‘王’,这种情况在历代民窑烧制的陶瓷器上常常出现,就是为了与其他窑场相互区别。”负责三苏祠项目的张毅说。
“这样的瓦,时间和工匠名字都有,非常真实可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另外,瓦片长宽高尺寸较为合理,烧造质量也比较高。”有了这个依据,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后,三苏祠博物馆和施工方在川内找到了手工制作同类瓦片的一个厂家,定制了小青瓦、筒瓦等两类瓦片40余万片。“土窑烧出的瓦片既古色古香,又能保证承重力,增加其使用年限等。”张毅介绍,如今,三苏祠的大门、主殿之上,所用之瓦大多都来源于此。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波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