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盐碱地上蔓延的绿色——39位村民4年植树180万余棵、绿化盐碱地7000亩

24.10.2018  09:31

  10月16日,在米东区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梧桐窝子村,乌鲁木齐梧桐树林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的村民们正在种榆树。(记者宋建华摄)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39位村民,180万余棵树,7000亩盐碱地。

  “多栽树,多造林,有好处。”米东区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梧桐窝子村村民张建中说,2014年春节,他与其他三位村民商量承包盐碱地种树的事儿。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承包7000亩盐碱地。

  这片盐碱地,是梧桐窝子村的集体土地。梧桐窝子村往北10余公里的地方,便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

  2015年开始,张建中带领3位村民开始在盐碱地上种树。2016年,他又联合38位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取名乌鲁木齐梧桐树林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

  填土,压实,将一人多高的榆树苗种好。10月16日,随着54岁的张建中种完最后一棵树,他和38位村民今年又种了16万余棵树,绿化面积1600亩。

  加上之前种活的5400多亩树木,他们用4年时间,在7000亩盐碱地上,种下了枸杞164万余棵,榆树16万余棵。

  进军盐碱地

  为了不再有风沙

  万事开头难。

  2014年春节,在外做运输生意的张建中回家看望老人,有三位村民找他商量盐碱地种树的事。

  梧桐窝子村是牧业村,全村有集体土地18万亩,全是盐碱地和沙地,由于缺水,几乎都成了荒地。

  村民张景明说,现在农村政策好,承包一块荒地,种点枸杞、沙枣,在家门口能挣钱,还能照看老人孩子。

  张建中直摇头:“算了吧,那片地,风吹沙子飞,红柳梭梭都不长。

  张建中自小在梧桐窝子村长大,吃够了沙尘的苦。

  张建中说:“热风一吹,沙尘打着旋儿往村里刮。桌子要擦好几遍,饭碗上都是一层土。

  风沙大、日子苦,村中居民都以外出务工为主,张建中15岁就外出打工了。

  “咱这辈种下树,说不定下一辈就不吃风沙的苦。”张景明无意中的一句话,触动了张建中。

  说干就干。当年,4个人就开始忙活承包土地的事。

  听说有人包盐碱地种树,村民说啥的都有。“这是沙子眯了眼。”“有钱烧得慌。”……村两委支持张建中他们承包土地,但也提醒他们盐碱地上种树不易。

  2014年4月,张建中等人坐在一起签了种树协议。张建中说,再怎么说,多栽树,多造林,都不是坏事。

  地承包上了,种啥树?在村两委和米东区林业园林管理局的建议下,他们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枸杞。

  当年春天,张景明带人去宁夏考察学习技术。这边,张建中带人拉铁丝网、打机井、铺设滴灌设施。

  2016年,枸杞长起来,不少村民想入伙。张建中几人一合计,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种枸杞。

  当年,他们联合成立了乌鲁木齐梧桐树林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大家一起种树。

  种树盐碱地

  再难也要往前走

  事非经过不知难。

  盐碱地种树,先打井,既要灌溉,还要排碱。但打井,一要手续,二要技术。

  忙活了一个月,手续批下来了。他们请来了专业打井队打井。

  “水脉不好找,深浅没法把握,打深了,找不到水层,打浅了,不出水。”张建中说。

  连续三个月,张建中跟着打井队一起吃住,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口干馕。井打好了,张建中却病了。

  2015年4月,7000亩枸杞种上了,长势不错。8月份,却来了一场连续高温天气。

  夏天,枸杞苗三四天不浇水,就会旱死,那年夏天,高温加热风持续了一周。

  一周里,张建中每天都头顶着烈日指挥浇水,但因为温度太高、水量不够,他眼睁睁看着一棵棵枸杞从叶子发蔫,到枯黄。

  张建中清理着一堆堆枯死的树苗,眼泪都下来了。

  “亲手栽下去,每天浇水,再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这些树,是咱的希望。”张建中说。

  2016年,张建中在枸杞林修了一排彩钢板房,大家吃住都在林子里,还请来了宁夏枸杞大户现场指导,枸杞也挂果了。

  当年秋天,因为品种和病虫害问题,1600多亩枸杞要全部拔掉,不然所有的枸杞都保不住。

  张建中急得一屁股坐到枸杞林里,半个多小时没缓过来。

  从承包土地开始,大家陆续投进去近2000万元,其中,张建中占了一半。

  这时,有朋友来劝:“那片碱滩是个无底洞,趁早算了,给孩子们留点钱。

  在床上躺了两天,张建中嘴角出了好几个大泡。起来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卖掉房子,继续种树。

  “钱都投了那么多,再难,也要往前。

  张建中说,“再说,从古至今,种树,总不是件坏事。

  正在犹豫的合作社社员也坚定了下来。社员贾盛新说,这树,咱跟着老张一起种。

  绿染盐碱地

  共享植树播绿成果

  付出总有回报。

  刚栽植好的榆树林旁是5000亩枸杞林,翠绿色的叶子间,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红色的枸杞。张建中说:“有了树,这片地就活了。

  如今,林子里鸟多了,沙鼠和狐狸也有了。

  10月16日,米东区林业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谢怡军驱车前来,现场指导种树。

  “榆树要长好,要建病虫害隔离带。

  “种树要挣钱,更要多到政府主动要政策。”“盐碱地种出的东西,碱性大,现在讲究养生,都要碱性食品。咱要学会包装。

  张建中都仔细记下来。他说,如今,不是他们39位村民种树,还有了政府支持和专家指导。

  梧桐窝子村村民种树的事,得到了米东区林业园林管理局的重视和支持。他们今年种的1600亩树,已被纳入米东区秋季防护林工程中,验收合格后,将一次性给予补贴。

  张建中采摘了一把枸杞,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明年,枸杞就进入盛果期了,就有收成了。

  按照上一次合作社社员大会意见,合作社明年将重点发展枸杞采摘项目。

  “明年开春,购进一批鸡苗、鸭苗,再修几个食堂。”张建中说,“到时候,采摘、吃饭、游玩,搞农业旅游,不愁没人来。

  今年秋季植树时,张建中做了一条内容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横幅。他说:“树种好了,咱这碱滩滩,要成金滩滩。

  张建中说,39个人种7000亩树,远远不够,咱这一片碱滩种好了,还会种好多片。

  米东区林业园林管理局局长鞠胜海说,村民自发在盐碱地上种树,精神本就可贵,这些树对于减少沙尘、改良土壤,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