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育桃李 三载援疆情(组图)
余国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
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四位援疆优秀教师张景亮、张武申、赵香兰、余国庆
援疆教师在一起进行教学讨论
张景亮老师在兵团十三师“双先”表彰大会上
“教书育人,不辞边疆中原万里遥;结对共建,情连天山太行咫尺间。”这是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黎和书记杨宝刚一行于2014年10月赴新疆慰问援疆教师时赠给红星中学的一副对联,道出了教育援疆的深情厚谊。
说起河南师大附中的援疆,源起于2012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的一个援疆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从直属的三所重点中学抽调骨干教师,在十三师下属的红星高级中学组建援疆实验班。经过层层考察,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四位教师承担了这次光荣而艰巨的援疆任务。他们带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满腔热情,带着河南省教育厅的重托,带着河南人民的情谊,远赴5000里外的边疆名城哈密,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两年多来,这四位可敬的老师默默耕耘在天山脚下、大漠深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可圈可点的动人故事……
地理教师:融教学科研于一炉
余国庆老师是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河南省地理学科技术带头人。在红星高级中学,连续两年担任高三文科实验班的地理课。他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常常提前到班3到5分钟,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他反对死记硬背的记忆,非常注重同学们学习能力的培养,讲课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风趣幽默,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备课认真,精挑细选地理试题,不仅减轻了同学们的负担,同时也注重了复习的效率,他做到了“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并且在试卷后面写一些激励同学们的话语。同时,他积极参加高三的“红箭”培优工作,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地理学科较弱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理清学习地理的思路,指点他们地理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的地理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余老师还在红星高级中学担任教研室副
主任,承担红星高级中学的教研工作。2013年11月,十三师教育局在全师中小学开展“道德课堂”的教育活动。为了使红星高级中学的教研工作有起色、有成效,他前往兵团二师华山中学进行学习考察,并结合河南师大附中“导学自主”的教学理念,根据红星高级中学正在推行的“68686”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改革,开展“导学自主”小组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晒课”、随堂课、观摩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和优质课等活动,通过听、评、议,使老师们能够高瞻远瞩,心中有理论,备课有核心,作业有目的,课堂有成效。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他倡导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加强集体备课,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在确定教学方案、科学设置问题和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课题研究侧重于“道德课堂”建设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着重研究创新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和学习模式。在新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更新,学生学习的方式开始转变,课堂效率开始提高。
历史教师:善于在教学中激趣求真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张景亮老师的课,首先是一个“趣”字。张老师专业知识深厚,从华夏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到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奇,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兴衰,到近代欧美强国崛起,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新时期的改
革开放……他都能够娓娓道来。从正史尧舜禅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多才钟情的南唐后主李煜,书画皇帝宋徽宗,他都能细说来由。他爱好时政,他说历史就是当时的政治,政治就是未来的历史。他上课总能古今相通,给抽象的历史因果在现实中找到翻版,他总能引经据典,给乏味的历史事实加个花絮。总之,学生们反映上张老师的历史课特别有趣。
张老师说历史课其实更注重“真”。“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的注意力,而“真”才是历史课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日常的历史课教学中,无论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史学理论的表达、史学观点的运用,都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学习历史课,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和做题方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当今的世界各国都要发展,中国也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只有以史为鉴,寻找到适合国情、符合世界和平发展趋势的富国、强国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张老师的“真”,还体现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为人真诚,对他人真心;工作中真干,带班主任真抓,教学效果真好。
语文教师:像字典般厚重与严苛
张武申老师是中学语文高级老师,他的课突出一个“博”字。
张武申老师是一个低调的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甘愿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开会时总喜欢坐在后排,有媒体想采访时总是被婉言拒绝,大众场合很难听到他的声音,他似乎总那么严肃,几乎不见他和人开玩笑。但当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隐藏在低调中的底蕴、淡定中的自信、无言中的执着、严肃中的宽厚和波澜不惊中的热情。当一种或内或外的驱动力将他推到跑道上时,他会以稳健的步履赢得路边的掌声,当一种责任义不容辞地压在他的肩膀上时,他会以硬实的肩膀把这种责任发挥到极致。
他是两个援疆实验班的语文老师和文科实验班班主任。作为一个近30年教龄、在初中和高中都摸爬滚打过无数轮的语文老师,轻松上好一节课不是什么问题,然而,他却总像一个新手一样认真地备课、写教案,每篇文言文都要一遍一遍地背下来,每节课总是三番五次地修改教学设计,力求适应不同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他在课堂上把韩愈1300字的《祭十二郎文》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时,学生在惊奇中爱上了枯燥的文言文;当他把河南师大附中的“导学自主教学法”和红星高中的“68686”教学法结合起来,成立了学习互助组时,班级在人与人竞争、组与组竞争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他的脸上露出的是含蓄的微笑。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他特别注重差异化指导和个别辅导,
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平台,使之能充分发挥优势,展示才华。每日晨会,他很少讲班级的问题,他总会把学生周记中那些好的片段挑出来让学生自己读,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且间接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为提高学习效率,他又根据爱好和特长成立阅读组、朗诵组、默写组、成语组、语言运用组等学习兴趣小组,将高考内容分解到常规训练中,既让学生在浓郁的竞争氛围中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艺术体验,又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高考的重难点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的成绩。
作为班主任,他对班级的有些要求甚至近乎严苛。红星中学每周都会对各班级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进行量化积分,十个班级中积分前三名颁发流动红旗,而他的要求是必须有一面红旗固定在本班的教室中。为着这样一个目标,他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用班级文化引领学生追求青春的梦想:组织和引导学生制作了班徽,创作了班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以“让优秀成为习惯”为班训,“团结、和谐、拼搏、进取”为班风,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热情。他所带的班级所得流动红旗数量居全校之首,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本人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4年高考所带班级升入名校和重点本科人数创造了红星高中文科新的辉煌,为河南援疆实验班在哈密大地的这张名片增添了新的光彩。
英语教师:深情投入的文艺女汉子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赵香兰是援疆群体中的巾帼英豪,当初义无返顾地踏上援疆之路,心中藏着的是对丈夫与儿子的不舍,两年多来广袤戈壁的开阔,援疆生活的忙绿,塑造出一个工作扎实的文艺女汉子。
红星高级中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团场,英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方法简单,不少学生视英语为洪水猛兽。赵老师针对学生的情况,注意课堂内容和基础知识的衔
接,从背单词入手,教给学生简单有趣的背单词的好方法,采取少量多次、周期性回顾的方式克服遗忘。她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记录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归纳,找出英语语言的规律,仿写句子把生活中的语言转换成英语,模拟作文记述评论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觉得英语不再神秘莫测,而是就在自己身边,就和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样自然平凡。
她还注意课堂的趣味化,善于把生活中时事、明星、新闻甚至学生中的真人真事编进教案,给枯燥的语法讲解点缀上一朵朵喜气洋洋的鲜花。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英语的信心,她给学生买来简写的英文故事,在课堂上开辟一分钟英语故事会,发掘学生中的人才教唱英语歌曲,带领学生感悟英语诗歌的丰富想象和语言美,鼓励学生仿写诗歌并打印成班级诗歌集……
赵老师是个有心人,她在教学上的用心和细致给了学生以鼓励,也让他们深深感动,真正用心学习英语的人多起来了,作业越来越规范了,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人多起来了,喜欢英语的人多起来了,她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一步一个台阶大步走在年级最前列。
捧一腔热诚援疆,用一片真情爱疆。赵老师工作之余的爱好就是了解新疆,感悟新疆,记录心中的新疆,宣传看到的新疆。她的文章《我想我是一个女兵》和《隔壁春风》发表在红星高级中学校报《新泵报》上,《歌唱哈密》《走进罗布泊》《十三豫师助力红中,水石文化再谱华章》和《英语教学中的词与句》发表在红星高级中学校刊《红中教研》上,《解读2014年高考新题型》发表在《学英语(教师版)》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发表在哈密援疆报《新丝路》上,《援友张书光》和《援友“老王”》发表在哈密作协内部期刊《红星文艺》上。
三年的援疆工作已接近尾声,余国庆、张景亮、张武申和赵香兰四位老师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红星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和十三师教育局的一致好评。2012年赵香兰老师被评为“感动红中十大人物”之一,张景亮老师被评为“十三师劳动模范”。2013年四位老师均被评为十三师援疆工作先进个人,赵香兰被援疆前方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四位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援疆教师。
“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四位老师三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哈密大地播下了豫疆两地友谊的种子,这一粒饱沾着河南和新疆两地人民深情厚谊的种子,一定会在天山雪水的滋润下开出美丽芬芳的鲜花。现在,红星高级中学已经派出两批共8位教师赴河南师大附中参观学习,河南师大附中和红星高级中学的校长和书记已经进行互访,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正在磋商。愿两校友谊之花更艳,愿豫哈两地之情更浓,愿豫疆两地之谊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