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团“融合创新”强力打造生态旅游名镇
秋天硕果累累,四师六十一团六连职工左仁华的采摘园里也迎来了来自周边团场和伊宁市的游客。今年秋天,这个采摘园为他带来了6万元的收入。左仁华说:“游客们来了以后,在这里摘摘果子,尝一尝,他们都说自己采摘的味道感觉就是不一样,然后在果园里转一转,都挺开心的,我的收入也增加了。” 四师六十一团是历史上著名的苹果城,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树上干杏之乡、全国最大的有机水果种植基地,中国美丽田园和树上干杏生产和加工基地。
近几年,61团借助霍尔果斯后花园、4.5万亩林果业和6万亩旱田山的资源优势,立足生态立团,旅游强团,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高层次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力争把团场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大的以生态农业观光为主的旅游名镇。六十一团政委李新如说:“围绕生态旅游,我们这几年在林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是采用绿色植保生物防治病虫害,引进的企业也都是低碳环保企业,这几年我们杜绝重金属污染企业4家,建成了树上干杏深加工、葡萄榨汁酿酒、光伏发电、果品包装保鲜、彩印厂等10余家生态环保中小型企业。”
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是六十一团打造生态旅游名镇的基础工程,该团借助“阿力玛里古城”“吐虎鲁克•铁木儿汗”麻扎、百年杏树王、呼尔赛旱田山、雅丹地貌、霍尔果斯河、阿拉马力边防连、中哈联合分水大坝等自然资源,通过举办“杏花节”、“蟠桃节”,吸引八方来客到古城旅游观光、赏花、采摘、摄影、品尝果木烧烤。今年,61团引资1200万元的呼尔赛旱田山哈萨克族风情园,孔雀湖、养殖园、滑雪场、素质拓展中心、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项目已经初具规模,今年7月,该团又对园林四连居民点两棵树上干杏百年杏树王进行了铭文保护,春天至今,呼尔赛旱田孔雀湖风景区和百年杏树王旅游点共接待游客人3000多人次。
六十一团呼尔赛旱田山孔雀湖风景区经理陈继峰说:“我们这个景区是今年5开始兴建的,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61团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已经申报了4A级景区,后期我们还将加大投资,在已有的孔雀湖、孔雀湖、养殖园、素质拓展中心的基础上,建设滑雪场,民俗风情园,同时我们已经加入了全国旅游网点,这里作为伊犁一个自驾游的旅游景点,让这里成为口岸的后花园。”
六十一团是林果业大团,为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名镇,该团在林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严格执行生物防治,该团建立团、连、职工三级病虫害监测网络,普及了扑食螨、性诱剂、迷向丝等生物防治技术,近4000盏太阳能杀虫灯也为果园病虫害防治构建起了“绿色防护屏障”。2015年,该团4.5万亩果园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有机水果种植基地。同时,该团在招商引资抬高绿色门槛,不引进化工烟囱、排放污染、沥青拌合站、安评、环评不达标的企业,重点发展现代低碳循环工业观光示范区。
目前,该团阿力玛里产业园区19家企业,以树上干杏加工、葡萄榨汁加工、葡萄白酒加工等一批名特优产品,以绿色有机旅游食品及纪念品走俏疆内外大中城市。六十一团政委李新如说:“我们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上也融入旅游要素,打造旅游名片,我们所有的小区都是以水果命名,今年我们投资140多万元,对团场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在主要街道安装了花架、灯带,彩灯,中国结,在文化广场建起了五瓣花旱式音乐喷泉,把团部小城镇建设成为集观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旅游新镇,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在生态旅游的带动下,六十一团因地制宜,将国道经济逐步转换为服务经济;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和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优势,打造了一批以现代观光生态游、绿色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精品农家乐为代表的项目。该团推进团场由宜居宜业向宜居宜业宜游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体系,逐步建设集万亩生态果园观光、采摘、农耕文化教育、万畜精养、绿化苗木生产示范观光、小城镇广场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生态观光产业。形成“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景”的阿力玛里风光,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和产业成为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截至目前,该团引进了2 家金融服务企业、2 家星级酒店、3 家快递配送、1个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和一些农副产品批发、农资批发项目,城镇三产从业人员已达到1000多人。今年一到十月,该团交通运输仓储业收入790万元,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640万元,同比增长了16.3%和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