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要闻(11月9日—11月15日)
本周焦点
具有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问世
液体里也能“打孔”筑“蜂巢”?一个国际小组合成了世界首种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这种液体对气体具有极强的吸纳和溶解能力,有望提升目前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并在碳捕获等场景中获得应用。
此前,几乎所有的多孔材料都是固体的,而这种新材料具备了多孔固体材料的特性,更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动力学特点。
外媒精选
系外星系也有极端天气
英国华威大学科学家日前公布了关于系外行星的一个重大发现:行星HD 189733b上刮出了时速5400英里的飓风,这意味着不仅太阳系内的行星上存在极端天气现象,系外行星上也有。这场巨大的旋风位于该星球的赤道附近,风速已接近地球上风速的20倍,相当于音速的7倍。
本周争鸣
美天文学家未发现任何外星文明迹象
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恒星KIC 8462852亮度变化怪异,分析可能是外星文明参与的结果。但美国搜寻外星文明研究所把由42面大型天线组成的艾伦望远镜阵列对准这颗恒星观测了两个多星期,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的迹象。
“最”案现场
目前最安全的防伪标识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方法,其使用原子尺度的缺陷进行防伪,能够被纳入任何材料中,产生的防伪标识独一无二,100%安全,不可能复制,可让任何产品都拥有无法复制、确保安全的唯一标识。
前沿探索
一种抗体可助更好地诊疗恶性肿瘤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抗体,可以更好地帮助诊断和治疗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一些恶性肿瘤。这种抗体不仅可以成像做检测,也可以用于癌症治疗,比如结合抗癌药或有治疗效果的同位素镥-177、钇-90等做精准靶向治疗。
新确定两个细胞内“突变时钟”
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分析了1万多例癌症患者的DNA序列,确定了两个细胞内“突变时钟”,它们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癌症的起因,掌握如何健康老去的秘诀。而如果能让这些“时钟”走慢点,就有可能改变癌症的进程,甚至延缓衰老。
超高磁场中二硫化钼仍保持超导性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奈梅亨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发现,二硫化钼超薄层晶体管在高强磁场中能保持与低温环境下一样的超导性能,打破了“泡利顺磁性”定律。若能借助电场掌控其内部电子自旋以及内部磁场方向,就可以在二硫化钼中存储信息,可用于未来的量子计算机。
一周技术刷新
电子束“雕”出精细三维结构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制作三维结构的独特方法,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出的电子束作为“雕刻刀”,“雕”出的三维结构不仅有精细可控的形状,而且大小只有几纳米。使用该方法不仅可给厚度变化不均的样本成像,还能给样本增加厚度,同时观察发生的情况。
“无线调频”技术可提升网速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无线调频”技术。该技术可根据调频信号判断收发数据的最佳时间,疏解网络拥堵,当一个无线数据同时被两个用户占用时,数据将先被传输到两个用户的终端,之后会传回数据起始端,而不会是争抢数据的情况,进而提升网速。
松下开发出新型柴油机废气过滤器
日本松下节能系统公司使用新型触媒,开发出一款柴油机废气净化用触媒过滤器。这是一种在柴油机废气处理零件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上带有触媒涂层的过滤器,其功能是去除柴油机废气中所含有的粒子状物质,借助触媒净化DPF中的废气并清洁DPF。
美无人机可长期留空不落地
美国马萨诸塞州丹佛斯的无人机公司CyPhy Works开发出一种六轴不间断空中侦察通信系统(PARC),在升空后几乎不需要落地,而为此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飞行高度及距离上的限制,这一新技术试图解决的是当今无人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续航时间问题。
奇观轶闻
是路灯,也是手机基站
皇家飞利浦公司宣布,洛杉矶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安装100个“飞利浦智能柱”路灯的城市——把LED路灯和手机基站结合在一起,包括爱立信完整集成的4G LTE无线通讯技术,同时提高公共照明能效和人口稠密区的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