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团“六大观光小区”打造旅游新镇
新建的“克塔”高速公路线,正在建设的“克塔”铁路线,早就通行的“S221”公路线,宛如北疆三条舞动的黑色巨龙,最终的汇集点聚焦在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巴克图,到巴克图旅游,已成为近年来疆内外旅游爱好者的新热点,而毗邻巴克图口岸的一六三团,依靠地缘优势,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正用自己的“六大观光小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惠顾下,倾力打造极富团场特色的旅游新镇。
出塔城往西5公里,便进入一六三团镇。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里,宽广的街道两边,花团景秀的休闲广场,处处鸟语花香,这就是一六三团的城镇观光小区。通过10多年的城镇化建设,9座住宅小区内,一六三团每个职工均有了自己的住宅楼,为建设宜居、宜游新镇,一六三团每年均投资大量资金用于街道和小区建设,仅2015年,一六三团总投资 万元,完善人行道 公里,装修了两个游乐广场,3个主要干道增设了红绿灯,在街道两边栽树栽花栽草 万颗,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花月季,无论是街道、小区、办公楼区,几乎无处不在,月季花用顽强的性格适应四季,用娇艳的身姿奉献人们,象征着兵团人的精神,已被命名为一六三团花。如果春夏秋在团场内徜徉,可处处闻花香。
出一六三团主街道,跨过“S221线”,便进入一六三团观光工业区,这个预计投资4亿元新建的兵团级巴克图工业园区,目前已入住企业14 家,投资达到投资11亿元 ,工业园区内,16米宽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不仅道路两边栽植风景树和花草,就是每个公司办公楼旁,车间外生产区也是绿茵如图、花香四溢。春夏秋季,三三两两的人们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街道两边散步,别有一番情调。
位于团镇的一六三团四连北侧,1128座温室大棚构建成该团的观光种植小区。从4月份到8月份,远从乌鲁木齐、克拉玛依,近从托里、额敏、塔城,天天都有一拨拨的自驾游的人们进入大棚区采摘草莓。自2014年起,负责销售大棚产品的一六三团翔华种植合作社开放了28座温室草莓大棚,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自己品尝自己采摘,变出门销售为顾客登门自选,近7个国内紧俏草莓品种让人们乐购忘返。据翔华种植合作社社员闫庭友介绍,他有5个草莓棚,草莓销售季节,每天平均营业额达到3800元,最多时每天营业额达到6500元。
为做大做强旅游观光种植小区品牌,2015年,一六三团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樱桃大棚种植基地,基地占地110亩,樱桃种植棚和办公室、住宿、餐饮、供暖一体化服务设施齐全,棚内全程机械化作业。2015年10月从大连引进美国大樱桃树1100棵,现花蕾已萌动,预计2016年3月果品上市。这是一六三团继草莓之后,打造旅游观光小区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位于一六三团六连的民兵哨所是旅游人们的常去之地,更是一六三团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旅游观光小区。哨所占地3410平方米,集以劳养武、良种繁育、后备干部培训为一体,除执勤、观察、巡逻外,还担当人工降雨、防雹、气象站等工作,哨所内的观察台、防雹点、一六三团屯垦戍边挂图室等是旅游者最爱留恋合影的地方。
与哨所紧邻的是一六三团旅游观光养殖小区。该小区与五连紧紧相连,占地13320平方,拥有饲草地2000余亩。2013年兴建以来,由一六三团中祥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采用入股分红形式经营,精心锤炼“繁育+奶业+种畜出售+育肥”产业链,已形成“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目前,小区内存栏“肉奶兼用型”西门塔尔牛 头,粉草、混料、喂养、清圈、挤奶、加工等全部实现机械化,2015年仅产奶和育肥两项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万以上。旅游的人们不仅观赏机械化饲养过程,还可以带上新鲜的牛奶回家。
从塔城到巴克图的“S221”公路线两边,人们随处可见挑出红灯笼的度假村,就是一六三团这22座餐馆构建了该团的旅游观光美食小区。“到巴克图不到一六三团不行,到一六三团不吃烤鸡不行”,多年来,“一六三团烤鸡”靠独特的风味,不仅成为旅游者餐桌上必点的佳肴,更成为旅游者馈赠宾朋的礼品。“一六三团烤鸡”采用一岁左右的散养鸡,辅以多种佐料,经过传统的土制烘烤炉,用本地玉米芯炭火烘烤而成,外焦里嫩,入口香软不腻,尤其是近年来加上了真空包装,更让“一六三团烤鸡”享誉疆内外。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一六三团正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打造旅游新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