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成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20.03.2017  12:05

  鸵鸟原产于非洲,尉犁县农民赵成义却让鸵鸟在尉犁安了家,并依靠鸵鸟走出了一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

  3月3日,记者在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的银祥特色养殖合作社看到,偌大的圈舍里,一只只体型健硕的鸵鸟或悠闲地踱着步、或自在地吃着食。合作社负责人赵成义的手机一直没消停,“刚才又接了一个乌鲁木齐的订单,他们要20只鸵鸟。”赵成义说,从2012年初成立合作社发展鸵鸟养殖至今,银祥特色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巴州目前规模最大的鸵鸟养殖孵化基地,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63人。

  2012年,面对日益低迷的棉花市场,赵成义开始思考着转型,最终通过一番市场考察,决定发展鸵鸟养殖。“鸵鸟主要吃草,一年就能出栏,养殖利润较高。”当年,他和其他社员就完成了6767平方米的养殖场建设,并从北疆买回第一批鸵鸟50只。2014年,首批鸵鸟开始下蛋,为了将合作社建成集鸵鸟孵化、驯化、改良为一体的特种养殖基地,赵成义又引进3台孵化器,开始自己孵化鸵鸟。

  “目前圈舍里的鸵鸟有560多只,年产蛋大约3000枚,除去卖掉的2000多枚,其余的都孵化成小鸵鸟了。”赵成义粗略算了下,仅2016年一年,合作社的纯利润就在60万元以上。

  “一枚鸵鸟蛋卖200元,一只5个月大的小鸵鸟可以卖2000到3000元,再大一些的鸵鸟甚至可以卖到上万元。”赵成义说,目前,合作社孵化的幼鸟主要销往到喀什、和田、阿克苏和乌鲁木齐。

  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带动了社员增收。孔畔村的贫困户刘巧云家里没有土地,靠给别人打工维持生计,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入股了1万元,2016年底得到分红4000元。

  尉犁县团结镇也给予了合作社大力支持。团结镇党委书记马光涛说:“银祥特色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全县特色养殖的一个标杆,我们也通过积极争取贴息贷款、圈舍补贴和特色养殖补贴等方式扶持其发展,希望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今年的产蛋量预计在4000枚左右,计划孵化鸵鸟1000只。下一步,我们想扩大养殖面积,再养一些孔雀、山鸡、珍珠鸡和红头雁,朝观光特色养殖方向发展。”赵成义说,对于身边有意发展鸵鸟养殖的村民,他也乐意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从种苗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大家都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