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爱心“暖墙”在复制中延伸

25.02.2016  11:27

  (记者白帆报道)风行国外的“墙上的衣服”公益活动因其新颖便捷的方式,引起中国公益组织的关注。乌鲁木齐一小伙将其复制到本地后,市民积极参与,一时间,参与的社区越来越多。

  2月5日乌鲁木齐晚报A08版刊发了《街头“暖墙”汇聚颗颗爱心》一文,近一个月过去了,汇聚着颗颗爱心的“暖墙”温暖是否仍在持续?

  24日,记者再次来到三屯碑路北巷44号新辰小区,在它对面有一幢二层楼,“暖墙”就在这幢楼的外墙上,它是一个高2.2米,长4.5米的多功能“衣柜”,上面悬挂着近百件衣服,下面放着鞋子,规模已经是最初的三四倍,还有一个拱形的“柜檐”为衣物遮风挡雨。

  巴哈尔路南社区副主任王彩凤说,近一个月来,已经收到居民捐的近500件衣物。由于以前的衣架无法承载更多的衣服,社区制作了更大的多功能衣架。

  据记者了解,还有更多的社区因地制宜,以“暖墙”为蓝本,结合所在社区情况延续爱心。

  在赛马场西一巷岗亭一角,悬挂着捐赠的各式衣物,成了间“暖屋”。

  其实在2015年夏天,十七户路东社区就已开始了这项活动,今年2月,受到“暖墙”启发,22日,十七户路东社区“衣旧情深爱心捐赠”活动启动,当天就收到110件捐赠衣物。

  榆园路北社区、大湾南社区也都因地制宜,设计了“墙上的衣服”。

  温暖还在库车县蔓延。库车县萨克萨克社区、团结大桥综合市场、英买力社区夜市,也在2月8日多了三个“墙上的衣柜”。

  【继续阅读】

   如何不让“暖墙”冷却

  巴哈尔路南社区副主任王彩凤说,社区在考虑重新喷绘宣传背景,上面会注明捐赠要求。后期“暖墙”会变为“暖屋”。

  对于衣物不仅仅是按需所取,十七户路东社区还做了创新,社区党支部书记韩非孜说,拿取衣物的居民最好能参加社区的活动,比如扫雪、公益宣传等。对于管理,将从社区居民中招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