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城市记忆的守护者
萍乡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民间工艺特色浓郁。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省级项目21个、市级项目31个、县区级项目107个,省、市、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98人。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萍乡许多非遗项目传承环境越来越脆弱,传承人无疑成为非遗阵地上最坚强的守护者。他们刻苦钻研,以令人惊叹的技能和才艺,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
大胆创新,他让萍乡春锣焕发异彩
见到雍开全老人时,他正通过微信群教他的弟子们唱一首新歌,虽已年过古稀,雍开全的精神却很好,腰立得很直。谈起萍乡春锣,雍开全更是神采飞扬。
萍乡春锣,又名打春锣,由报春演变而来,是萍乡独有的一种本土民间曲艺。据雍开全介绍,春锣在萍乡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它运用萍乡方言,兼有说唱,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旧时,打春锣是穷人谋生的一种手段。1956年,萍乡春锣艺人荣孝善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上表演,开创了萍乡春锣登大雅之堂的先河。2008年,萍乡春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
人称“春锣大王”的雍开全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演唱春锣。在演唱实践过程中,他感觉到当时的萍乡春锣演唱曲调单一、唱腔平淡、唱词老旧,落后于时代发展。
为了使春锣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加受群众欢迎,雍开全和其他春锣艺人一起,大胆创新,将地方采茶戏和湘剧等戏剧表演元素融入春锣演唱当中,创造出了曲调起伏,声情并茂,韵味醇厚的演唱风格;在唱词内容上,雍开全将其扩展到了时事政治、经济建设、好人好事等诸多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在表演形式上,雍开全将传统的独唱,发展到二至三人甚至更多人演唱,同时加入二胡、琵琶、中胡等民乐伴奏,增加舞蹈动作,创造了春锣歌舞串烧、春锣剧等形式。
多年来,雍开全的探索、尝试和不懈努力使萍乡春锣焕发异彩,萍乡春锣不断融入百姓生活,走向更大的舞台。
不离不弃,他与傩面具相伴一生
在有着“国家级生态村”美誉的湘东区麻山村,60岁的赖明德每天都会在村口赖氏雕刻基地绣(雕刻)傩。作为国家级项目萍乡湘东傩面具的代表性传承人,45年前,他拿起刻刀,与傩面具就再没离开过。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赖氏第74代“处士”(信奉“处士教”且有师承的傩面具雕刻者被称为“处士”),赖明德继承了世代相传的傩面具雕刻技艺。45年来,他倾心雕琢,用他的热情和执著,将湘东傩面具带入了大街小巷,带入了大型商场,带入了国内国际艺术殿堂。2005年,赖明德与其弟子们雕刻的440尊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具,打开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门。“我们赖氏祖传神谱上的1240尊傩面具,除了现有的440尊,剩下的我和我的弟子会慢慢绣下去,不能让它们淹没在历史潮流里。”
谈及傩面具的传承,赖明德表示,他的儿子赖光华已经接过了祖传衣钵多年,正致力于傩面具的推广,将傩药、傩面具融合,创建“傩文化旅游产业园”。然而,几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湘东傩面具雕刻技艺处于濒危状态已经成为事实。“待我们百年之后,谁能很好地传承傩面具?”赖明德显得有些无奈,“希望更多人关注湘东傩面具的现状,希望政府给予多方面支持”。
的确,萍乡春锣也好,傩面具也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着历史,承载着城市的灿烂文明,但却因现代工业的冲击和生活习俗的改变,让它们如天边的晚霞,转眼易逝。惋惜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保护任重道远。
然而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了一批批像雍开全、赖明德这样执著的传承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城市文明的记忆才能留住,城市文化的“名片”才不会被撕毁,我们非遗的梦想才不会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