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玉:粤曲传承人有本“时尚经”

19.08.2016  13:33

近日,包括著名粤曲琵琶弹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曲协副主席陈玲玉在内的广东21位文艺名家,获得了“南粤文化名人”的称号。此前,陈玲玉已获得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殊荣。从艺39年来,她集舞台演唱、演奏、创作、评论、授艺等艺术范畴于一身,已在国内外举办了60场个人艺术专场,所到之处广受好评,并创作了许多“第一”。

作为“非遗”项目粤曲的传承人,陈玲玉一直都积极推动舞台曲艺发展,近年来,她又致力于培养琵琶弹唱的接班人,其中黄秀冰、诗琳就是脱颖而出的明日之星。近日,在一场名为“玲玉与善同乐夜”的曲艺慈善晚会上,她和来自广东曲艺界的众多明星一同献艺,所筹集的善款全部投入广东曲艺的传承推广事业,“我希望有更多的曲艺 小牡丹 能够登台、能有机会学习这门艺术!

学艺

首开曲艺“北师南徒”先河

从艺39年的陈玲玉,获得过中国曲艺艺术最高奖牡丹奖、中国唱片最高奖金唱片奖,不仅仅是著名粤曲平喉琵琶弹唱家,更集舞台演唱、演奏、创作、评论、授艺等艺术范畴于一身,积极推动舞台曲艺发展,被誉为曲艺界一代“才女”。

在此次慈善晚会现场,陈玲玉领衔表演了琵琶弹唱《星海·黄河》、粤曲《风流梦(一段)》、台山民歌《回乡过年》、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等精彩曲艺节目。她嗓音圆润、自然,行腔独具特色、流水行云,加上人声与琵琶浑然天成的契合,充分展现了粤曲平喉演唱的精髓。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这精湛而“全能”的技艺,是她用异于常人的刻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换来的。

平喉演唱对于我而言,难度特别大。我本身的音域并非是适合平喉的女中音,音比较薄,所以一开始有些人并不看好我。”自认为内向、害羞的陈玲玉骨子里却是个很“”的人,“先天条件不好就用勤奋来弥补,每天我5点多起来 吊嗓子 ,偷偷地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在进入广东音乐艺团后,陈玲玉进步飞快,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斗志,一跃成为同龄人中的“尖子”,“我一直认为,后天的努力很重要。

粤曲最大特色在于兼容并蓄,但不代表什么都可以拿来一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特点。”陈玲玉出自著名大喉白燕仔的门下,又随李丹红学习琵琶弹唱,后又被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纳为入室弟子,近年更拜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笑风为师,这一经历也首开中国曲艺界“北师南徒”的先河。

从上海评弹的柔,到京韵大鼓的刚,陈玲玉将两者集于一身。通常平喉演唱者都会效仿男声演唱,也以男装扮相登台。像陈玲玉的老师李丹红,就尤其擅长演绎像《满江红》等豪迈与硬朗的曲目。“一开始我也是从模仿她开始的,但后来觉得自己身上有更多女性柔的一面,反而想将之表现出来,逐渐才在演唱曲风和着装上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陈玲玉的琵琶弹唱《星海·黄河》足足跨越了两个八度,她的平喉演唱洪亮,更接近声乐演唱,反倒跟传统的曲艺唱法不同,“传统的平喉演唱者大多是从过去的音乐茶座出来的,声音会有些沧桑感。”陈玲玉通过琵琶弹唱充分发挥了自身嗓音的优势,不仅音域更宽,在跟随骆玉笙学习京韵大鼓之后,她在借鉴老师发声方法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发音更醇厚、结实了,“在我的艺术生涯里有很多老师,我现在依然还在不断学习,为的便是让自己的演唱更加完美。

表演

让粤曲“走在时尚最前沿

广东曲艺的最大特色在于“兼容并包,洋为中用”,广东曲艺所具备的时代感一直是陈玲玉最看重的地方。一直以来,陈玲玉的琵琶弹唱使得她以一个曲艺演员的身份,“跨江渡河”赴北京、上海、天津开个人演唱会,将广东曲艺于全国扬名。

在她的“粉丝”里,除了老牌铁杆乐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观众。作为粤曲传承人,陈玲玉一直认为:“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要创新,但不能抹杀传统,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音乐性和舞台编排等都可以有新的包装,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粤曲也可以很有时代感!

1994年,陈玲玉把曲艺唱到了香港,她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在香港开“个唱”的曲艺演员。进入新世纪,她又先后在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开唱。陈玲玉一直在努力和尝试,希望一改粤曲以往在人们眼中惯有的“老套”印象。在陈玲玉看来,“以前唱粤曲刻板地站在台上只是清唱,完全没有表演可言。事实上要用声音更好地去演绎人物,从演唱者到伴奏乐队,从音乐编排到舞台设计,都需要不断去尝试和创新,但前提是不能抹杀传统,建立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

多年来,陈玲玉在省港澳的曲艺舞台一直被誉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演员,那是因为除了演唱,她在穿衣、演出、台风上往往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一直以来,陈玲玉在台上的演出服都会被人津津乐道,在新闻界,她被喻为是“广州最会穿衣服的演员”之一。”除了对演唱艺术要求高外,她还会找邓达智等服装设计师合力打造形象,希望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粤曲的演绎更加讲究个性,陈玲玉表示,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和形象,在舞台上从声音到表情、肢体等演绎更是一样都不可缺少的,“曲艺演唱要传统,但一定要用时尚的手法去包装,灯光、服饰和表演方面都要与时俱进。

由于台风独特,陈玲玉也成了不少人模仿的对象,“每次出台我压力都很大,毕竟观众的期望值很高,但有压力也有动力。”她认为,随着观众素质的不断提高,曲艺人必须要不断努力实践创新,在她的音乐会中,就会有很多“新招式”,比如加入广东小曲,加入民乐演奏和伴唱等等,有时候甚至会配合每一首曲子专门设计大屏幕投影画面。让观众在欣赏精湛的曲艺表演的同时,也实现了观众与演员之间零距离的互动。

传承

收徒不局限,“德行”为最先

对于粤曲在当下的传承问题,陈玲玉一直记都挂在心上。她曾多次在政协会议上做提案,希望将粤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里。“过去我们一直担心,粤曲会不会变成 夕阳艺术 ,但我发现,随着社会上返璞归真的生活潮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粤曲这一传统艺术。曲艺未来的发展,需要的是精品和舞台。

现在她最希望的是能把自己所学传承下去,接班有人。不久前,“广东曲艺传承 一带一 公益行动”在佛山启动,这一次,广东曲艺界名家大师、基层曲艺工作者、曲艺爱好者共同参与,将以师生“传、帮、带”的形式,深入全省乡镇、社区举办公益晚会,让民众感受曲艺文化魅力,陈玲玉师徒也在其中。

如今,陈玲玉带有四位徒弟,在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在她看来,“除了有天分和领悟力,能吃苦、品行好也是首要考虑的条件。”虽然非常希望能够有人继承她的琵琶弹唱技艺,但她并没有降低标准。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大徒弟和二徒弟在首届和第二届全省曲艺大赛中均夺得了金奖第一名,在曲艺界已经脱颖而出。

近来,我还收了个大学毕业生为徒,她本是学习音乐教育的,但很有潜质。还有个玩打击乐的男孩子,个子高、喜欢唱,未来多方面发展也不错。”不论是否学习曲艺出身,陈玲玉都将“德行”作为收徒的第一要素,“对待徒弟就像对待儿女一样,从生活、做人、艺术都要关心。毕竟,艺术可以慢慢学,人品一定要好。

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独当一面,我能转到幕后从事教学的工作。”在陈玲玉看来,现在省内很多小朋友都热衷于学习曲艺,不少音乐比赛和考级也将曲艺纳入其中,这对于曲艺繁荣很有利,“这次的慈善演出也是为他们筹款,后面我们准备做 小牡丹 的展演,给 好苗子 多一点展现的平台。

但有一点,陈玲玉有些担心,“广东曲艺很讲究流派发展,以前粤曲界有 四大天王 ,每派的唱腔都极具特色。我希望未来广东曲艺能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现在来看,有些心急了。曲艺和粤剧应该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如果是一台演出,同一个主题,通过平子喉对唱、琵琶弹唱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展现,效果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