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重工业转型升级 老国企传递蓬勃发展信心

22.10.2014  12:59

  新疆日报网讯   昨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的传统媒体法人微博“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活动结束甘肃段采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等12家媒体记者参与了此次报道活动。

    此次活动报道以“从企业看信心”为微博话题,截至2014年10月22日凌晨,相关话题仅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就已达7.1亿,网友讨论超2.2万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昨日,采访团一行结束了甘肃段采访,在重工业熠熠生辉的甘肃,先后采访了白银集团、金川集团和兰石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重工业企业,三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同样的资源枯竭、企业体制等问题,经过转型升级,三家企业均实现了内部结构的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走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实现产能的极大提升,传递出老国企发展的信心。

   转型升级   老国有企业跨步从头越

  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白银集团经历了一场涅槃重生涅槃重生。

  1954年建厂,1960年投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有色金属基地,白银集团被誉为共和国有色工业的长子。公司铜产量和产值、利税曾连续18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创造了年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的骄人业绩。

  但进入90年代,由于已探明的资源枯竭、设备严重老化、污染加剧,未能跟上国家体制转轨的步伐,亏损逐年递增,路越走越窄。2000年开始现金流断裂,历经长达8年的政策性破产。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职工每人每月只发100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

  2008年引进中信战略合作为契机,实施股份制改造,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从传统国有企业向规范公司制企业转型。

  通过转型,集团面临的资源枯竭的问题解决了,老旧的设备更新了,污染基本消除了。白银公司实现了“四个转型”:从传统国有企业向规范公司制企业转型,从基本金属生产向基本金属与贵金属并重转型,从地方区域性企业向跨国公司转型,从制造业向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转型。

  白银集团于2012年6月,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造,转型成功后,集团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再造了一个新的白银公司。

  2013年与股份制改造前的2007年相比,公司总资产达到351.07亿元,增长了2.1倍;营业收入达到341.67亿元,翻了两番;利润总额增长到4.24亿元,增长了10倍;铜铅锌铝产能增长到50万吨,翻了一番;黄金产能从2吨增长到50吨;员工年收入从1.2万元增长到3.6万元,增长了2倍;棚户区改造新建员工住宅9213套,全部解决员工无房户问题。2010年白银公司重返中国企业500强。

   资源重组 梦想照进现实

  1953年7月,兰州石油机械厂筹备处成立。1955年7月,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筹备处成立。1958年4月,兰州石油机械厂与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兰石集团的前身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正式成立。

  60年来,作为中国石化装备行业的摇篮,兰石钻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90%以上,抽油机占全国机械系统抽油机总产量的65%,炼化设备占到全国炼化设备制造行业产品总量的30%以上,快锻压机产品国内市场总量达到65%。

  与白银集团相似,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兰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严峻问题。1992年,兰石厂实施“统分结合,以分为主”的改革探索,对搞活经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宏观经济影响,兰石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困难期。

  兰石集团董事长杨建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子也有衰老时,做不好就会变老汉。只有不断开发创新,才能保证基业长青。

  在改革创新思想的指导下,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兰石一方面致力于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一方面积极着手外引内联、合资合作。

  2001年,兰石集团提出实施“分块搞活”战略,并重点推进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为重点的体制创新。2006年完成兰石总厂政策性破产,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实现了国有职工身份置换。2007年,集团对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兰石有限公司股权实施回购。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集团实施“产品高端化,经营国际化”战略,逐步形成“四个转型”总体思路,相继启动了培育兰石重装上市、谋划出城入园等重点工作。

  经过资源重组,企业经营情况实现了根本性好转。2010年,投资3.5亿在青岛开发区建设生产基地,使兰石单台炼化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千吨以上,几代兰石人沿海建厂的梦想成为现实。同年取得了武器装备承制资格单位认证;2013年初,青岛兰石重机公司获得了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为企业进入核电设备制造领域打开了空间。同年,兰石集团完成合资公司美方股权回购,开启了自主研发石油钻采机械新征程。

   深化改革 突围国际化运营模式

  1958年7月至1959年10月,金川镍矿发现,金川公司成立。1964年8月至12月,露天矿成功实施大爆破,9月金川公司生产出第一批电解镍。

  作为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第三大铜生产企业。金川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自身活力,不断完善公司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增强管控水平,为公司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动力和体制保障。

  金川集团采用贸易融资、投资参股、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运营矿产资源项目,建立国内外资源基地。目前,金川集团已拥有境外公司23个,在南非等国家设立代表处5个。

  2012年1月13日,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金川整体股改迈出实质性步伐。2012年6月28日,金川集团在兰州举行战略引资签约仪式,引入资金101.38亿元,股东增至23家。2013年6月,甘肃省政府批准成立国有独资的金川控股公司。2013年9月,金川集团国际资源有限公司通过收购金川集团旗下南非梅特瑞斯公司全部股权,拥有了地处中非铜钴成矿带的优质矿产资源,顺利转型为矿业公司。金川国际依托集团公司在技术、资本方面的优势,以及全球运营及分销网络的强大支持,努力发展成为金川集团境外资源开发的旗舰平台。

  在见证甘肃重工业改造升级的历程后,接下来,采访团将奔赴西安,采访一线企业运营情况,继续走访西安的航天六院、西飞公司、杨森制药和法士特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