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一家三代执教 跨越80年 绘就一幅图

07.07.2015  13:06

    编前语:“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一首《新竹》,道出了教师这个光辉职业的真谛。

    而就在距离乌鲁木齐不到35公里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家庭,祖孙三代都有人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承前启后,矢志育人,用热情和生命诠释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

    6月底,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庙尔沟中学校长阿扎提·哈力毛拉的办公室。在阿扎提校长的讲述中,记者看到了一幅跨越80余年的教育变迁缩略图。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叶晓敏 秦鹏摄影报道)

目前使用的庙尔沟中学教学楼。

庙尔沟中学的旧址。

    学校三次迁址 变化翻天覆地

    在通往文明全国的旅游及滑雪胜地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和风景区的路上,有一座造型别致、欧式风格的建筑楼,这就是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庙尔沟中学。它的前身是仅由松木搭建起来的简易房屋,后来被人形象地称为“松树头小学”。

    阿扎提回忆:“1933年夏天,叶尔赛提、俄布来头领以及我的爷爷马冉等有识之士探寻民族教育之道,毅然放下手中马鞭,跳下马背,在艰苦条件下,发动哈萨克族牧民用松木拼接起了两间简易的小木屋,用松木板制作了可供100名学生用的桌椅板凳,创建了‘松树头小学’。

    因牧民以放牧为主,一年四季逐水而行,逐草而居,流动性很强,教学工作跟随牧民的流动而流动,被称之为“马背上的学校”。

    “那个时候,有的孩子从100多公里外的地方过来上学,一个老师教多种课程。夏天外面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冬天外面降暴雪,房子里也冷得像冰窖。长身体的孩子还总是吃不饱饭。”阿扎提说。

    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牧民对知识文化的要求。为了响应党和政府实行少数民族牧民定居和集中教育的政策,学校于1956年从后山峡谷中的松树头搬迁到水西沟乡庙尔沟村山脚下,建立了初级中学,招收了第一批初中学生,因招生规模扩大,1974年招收了第一批高中学生。

    “从那以后,庙尔沟中学正式成立。”阿扎提说。

    从1986年开始,学校环境逐渐有所改善,个别家庭贫困的孩子还能获得一点生活补助。

    后来,国家投入资金进行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学校于2005年9月搬迁到现在的校址,建筑面积为3448.8平方米,绿化面积为3500平方米,硬化面积为5250平方米,栽观赏树木1500棵。学校共有教职工74人,学生400多人,成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半寄宿制民语系完全中学。同时还是英国救助儿童会新疆基础教育“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