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文艺评论把党的文艺主张融汇到学理评论中,指导创作、引领思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手抓创作,一手抓评论,已经成为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经验。
■方向是文艺评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始终是我们文艺评论的主心骨。无论理论如何更新、思潮如何涌动,我们都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一样,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
■融入时代、融入实际,是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针原则。我们要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实践当中,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地评论。
■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团和气”不是良好的批评生态,“一评就跳,一评就骂”更不是衡文论议的正常氛围。我们鼓励不同文艺观点、审美立场进行自由争论,提倡风格多样的评论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艺评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把文艺评论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抓好评论工作。
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生产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他指出,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通过文艺评论,可以帮助创作者进一步总结创作得失,理清创作思路,改进文艺创作。通过文艺评论,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在各种良性的争鸣比较中,辨析美丑、区别高下,从而引领人们提高审美水平,从根本上发挥思想启迪、艺术熏陶的作用。通过文艺评论,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化现象,端正文化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艺评论放在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部分中,鲜明强调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作用。我们体会,党中央对文艺评论高度重视,既把文艺评论工作作为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把评论作为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文艺评论把党的文艺主张融汇到学理评论中,指导创作、引领思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手抓创作,一手抓评论,已经成为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文艺评论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
近年来,各地文艺评论工作组织力度明显加大,阵地建设明显加强,种类、形态更加丰富,学术水平和专业性有了较大提高,评论机构建设取得稳步进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也应当看到,文艺评论仍然是文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些文艺评论对新人新作新现象关注不够及时,未能真正走入广大群众之中发挥应有作用。一些文艺评论习惯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解释中国的创作实践。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个别文艺评论受利益驱动,参与低级炒作和庸俗捧场,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准了当前文艺评论的脉象,开出了改进评论工作的良方,明确了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措施办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的新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方向是文艺评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始终是我们文艺评论的主心骨。无论理论如何更新、思潮如何涌动,我们都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提高全面、辩证、综合、创新的科学思维能力。比如,文艺评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评判标准,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摆脱宣扬“自我中心论”、“一切向钱看”和游戏人生等倾向。坚持实践性、时代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时代条件,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反对抽象人性论等。坚持追求真理,勇于褒贬、去伪存真,对错误观念毫不妥协。坚持辩证统一,全面客观地进行甄别把握,防止观察问题片面性、绝对化以及碎片化、浅表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很多重要文艺问题上,作了全面丰富、具体明确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多年来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概括。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文艺理论的研究,在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美学和话语体系,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评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的文艺评论要讲政治,在事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对有错误政治倾向的作品和思潮要立场坚定,给予有力地批驳。要把握时代主旋律,对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现实背景、未来道路有充分的判断和认识,有整体视野和大的格局。要把握好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用文艺评论来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当下,匡正以偏概全的倾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评论,把握好评论的价值导向。
文艺评论既是理性的抽象思辨过程,也是感性的审美鉴赏过程。我们的评论,一方面要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来评价指导文学艺术作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发现和揭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抽象的观念概念转化成具体丰富的文艺话题和内容,转化为个性化的对象分析、专业化的学术语言,找到评论和作家艺术家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创作和评论中的自觉遵循。要多开展有益于向善、向真、向美的文艺评论。致力于发掘蕴藏在文艺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深刻揭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责任感,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坚持中华文化立场,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前,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高度关注,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部署和要求。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一样,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通过文艺评论阐释好、彰显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发扬光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文论著作,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和理论创造。要向先贤取经,接续好中华文脉,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传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艺理论评论文体,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履行文艺评论的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文艺评论工作者和媒体,都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树立强烈的底线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不良作品和思潮勇于站出来说“不”,进行有力的批评,让读者和观众更多地关注到优秀的文艺作品,绝不把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甚至导向错误的作品推向社会,绝不给不良思潮提供传播的渠道,使我们的文艺始终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评论要建立和执行科学的评价标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文艺的最高标准,辩证地看待市场因素的影响,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合理设置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的权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社会效益,市场目标要让位于导向正确,杜绝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从事评论工作的评论家、编辑、管理者要努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抵制“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庸俗吹捧,努力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文质兼美的评论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欢迎。
坚持与时代、与实际相融合,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入时代、融入实际,是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针原则。我们要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实践当中,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地评论。文艺评论要及时精准,有的放矢,深度进入文艺现场,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现象和线索,做出准确的判断。要重点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评论,加强对新人新作的评论,加强对焦点热点的评论,加强对网络文艺的评论,为创作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增强文艺评论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同时,文艺评论还要善于批评,增强实效性。理想的文艺评论是融科学与艺术、智慧与美感于一体的。我们倡导生动活泼、富有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避免空话、套话,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现象和作品做具体的、个性的、科学的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蓬勃发展,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的深刻变化,改变了文艺评论的形态。网上评论、电视评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评论在内容、方式、语言上存在一定不适应。要因势而变,坚持创新创造,大力推进评论载体、传播方式、评论内容形式的创新,把网络评论、电视评论作为突破口,扩大主流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好影响力资源,突出正面声音。评论要适应电视、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规律,电视评论要紧密跟踪焦点问题,多角度报道、深层次分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媒体权威性。网络评论要快捷反应、加强互动,网上来网上去,评论及时到位,增强时效性和亲和力。要发挥好网台联动的积极效用,让文艺评论在全媒体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注重语言和风格的创新,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新鲜活泼,风格质朴清新,篇幅短小精悍,网言网语、快人快语,贴近广大基层读者观众的审美习惯。
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是文艺评论不断发展的动力。唯有争鸣,才能有创造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团和气”不是良好的批评生态,“一评就跳,一评就骂”更不是衡文论艺的正常氛围。我们鼓励不同文艺观点、审美立场进行自由争论,提倡风格多样的评论形式。各级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上负有重要责任。要把握好学术争鸣与媒体责任、评论自由与宣传导向之间的关系,在繁荣中加强引导,实现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专业性的评论期刊报纸更多鼓励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大众传播媒体更多致力于用文艺评论带给广大群众思想艺术启迪,引领健康的文艺鉴赏。
敢不敢实事求是,是开展文艺批评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的原则,倡导公道直言、实事求是的评论风气。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之间,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要敢于实事求是,论理讲美,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艺评论,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好群众评论的作用。
文艺评论除了依靠评论家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领导,提高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为文艺评论创造更好条件。要建立和完善文艺评论工作机制,集中组织重点评论项目,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分尊重文艺规律、尊重评论家的创造性劳动,不断营造有利于文艺评论繁荣活跃、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作者黄坤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