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热议“十三五” 共话新机遇读懂中国
11月,北京怀柔区雁栖湖,熟悉的APEC会场,主题是“读懂中国”,一个同样政要云集的国际会议。
“中国在环保方面的进展非常不错。以前的政策说实在的太保守了,现在中央特别认识到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老百姓也不高兴,所以中国政府在习近平的领导下,认识到环保要有新的政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秀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更多的时候,这些“老外”在会场中,向中国的政府官员、学者们提问。世界渴望读懂中国,中国期待与世界沟通。
“十三五”规划
无论从参会者级别还是人数来说,会议都引人注目。据统计,会议吸引了包括16位各国前总统、前总理在内的全球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和企业界领袖以及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负责人、智库学者等200余人前来。参会的多位中国政府官员刚刚参加过十八届五中全会,而“十三五”规划无疑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例如,曾担任美国国家经济顾问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拉·泰森,对五中全会提到的绿色发展和减贫计划颇感兴趣。“无论6.5%还是7%,经济增速可以去测量,但是你们如何去衡量绿色发展是否成功呢?”
回答她提问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他从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入手,解释了中国当下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像中国这样坚持长期制定‘五年规划’的国家,据我所知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个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中国这些年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则解释了“五年规划”的由来,以及“十三五”规划出炉的大致过程。
中国挑战
“我觉得‘十三五’规划非常好,大家都很支持,但是摆脱当前发展的惯性,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五年规划’,而是真正的想象力。中国的政府准备好了吗?”白发苍苍的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开口问了个尖锐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转型绝非易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保障公民的最大利益,这是不容易的。在转变过程中要强调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更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贝格鲁恩治理研究会主席尼古拉斯·贝格鲁恩也直言。
“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但是一些法律法规本身已经过时,在重要改革领域,能不能授权地方政府放开手脚突破限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提了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
会场上,这些问题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来自国家发改委、天津市、深圳市等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言无不尽。许多人的共识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最后通常会转化为机遇。
中国机遇
中国带来的机遇,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比如,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一出现,就引来了许多问题。“你觉得未来深圳和香港应该怎么合作?”“深圳从小渔村到超大型城市,成功的经验有没有可复制性?”“全面放开二孩对于生育率有什么影响?”来自香港的企业家、新加坡前政要等人的问题,在现场掀起了小高潮。
“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一定能够双赢。”联想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从自身经验谈起。他举例说,2004年联想并购了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品牌ThinkPad,十多年过去后,如今联想已从并购前的30亿美元营业额,增长到了480亿美元,排在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的第231位,员工数量也从当初的不足2万人增加到了如今的6万多人,其中还有1万多国际员工,待遇福利也排在了国际同行前列。
而在贝格鲁恩看来,读懂中国,是为了一个健康的世界环境,目前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不深入。“中国正在崛起,东西方都非常强大,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